日本军国主义是太平洋战争的罪魁祸首,致使无数的百姓陷入战争和痛苦的深渊之中,兵锋到处,生灵涂炭。日本政府在这一时期几乎成为了军部的附庸和傀儡,任由其逐渐地走向疯狂。1941年9月,天皇在御前会议中决定和英美等国通过战争方式一决雌雄。战争实际上从这一刻就已经拉开了序幕,时任首相的近卫文麿公爵由于无法良好地执行战备任务,黯然下台。以东条英机为首相的政府最终将日本带上了太平洋战争这条不归路上。但随着英美重整旗鼓,东条内阁即使集中了日本的全部力量也难以招架,在一片炮火声中轰然倒塌。之后的小矶国昭内阁、铃木贯太郎内阁也无法扭转战败的命运。1945年8月17日,即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两天后,东久迩宫稔彦亲王出任战时的最后一任首相,负责投降后的一切事宜。自此,长达四年的日本太平洋战争战时内阁彻底终结,共经历五届政府。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具体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惨烈的太平洋战争

近卫政府的倒台和东条英机的膨胀

现代社会中的内阁制是文官政治长期发展的产物,无论是老牌的西方霸主英国还是新兴的欧洲强者德国都以内阁来处理国家内部事务。希特勒正式登上德国政坛的第一个职务就是担任兴登堡总统的总理,于1933年正式被授权组阁。在正常时期,政府内阁成员基本上都是以文官为主,除了涉及国防的相关部长之外,几乎很难看到军人的身影。可是在法西斯政府中,军人色彩均非常浓厚。特别是日本在军部逐渐掌握大权之后,政府也不能幸免地被军方所渗透。日本军人由于其长期奉行的武士道精神,一直就是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倒幕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事件中都有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在其中推波助澜。当这股乱流进入到日本政府内部核心时,必然会影响整个国家的走向。从广田弘毅内阁开始,日本军国主义者就开始逐渐掌握话语权,通过“二·二六兵变”等一系列猖獗的行为向社会传播法西斯主义。自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开始算起,截止到1945年的东久迩宫稔彦亲王政府,9年中一共有七位首相是军人出身,累计执政超过五年。这意味着本来应该是负责民政的文官系统也成为了战争机器上的核心部件,为太平洋战争的进行提供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陆军之父——山县有朋

从政府传统来看,日本的确有军人执政的先例存在。日本早期的几位首相如伊藤博文、黑田清隆都有过参与倒幕运动的军事背景。第一位纯军人出身的首相应该就是有着“日本陆军之父”称号的山县有朋,在他执政期间,日本陆军的发展速度空前,很多日本军队的传统都是在他的手上正式确立起来的。也正是由于这种传统,日本在很多方面都保留了武人专政的可能性。比如在日本的内阁中,通常都会有陆军大臣、海军大臣代表军方出面,在政府会议上有很大的发言权。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位居政府首脑的人是公爵近卫文麿。他是一位传统的日本贵族,出身于名门望族——五摄家之一的近卫家。他也是1945年之前,日本的最后一位文人首相。在1941年,这已经是近卫文麿第三次组阁,自他第一次上台组阁开始,他就开始致力于革新政治体制来对抗军部。据《大东亚战争全史》记载:

“近卫公提倡新政治体制的真实意图是,要由自己来创建新的国民组织,以国民舆论为后盾压制军部。近卫公认为,自五·一五事件和二·二六事件以来,原有政党已日趋衰落,只有建立一个扎根于全体国民之中、不同于原有政党的组织,并以这个组织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为背景组织政府,才能压制军部的专横。”

这种思想一直贯穿于近卫文麿的三届政府之中。但是由于国际上的关系日益复杂,加上天皇坚持开战的决心,近卫文麿最终下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卫文麿照片

近卫文麿之后,日本裕仁天皇下旨令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上台组阁,这也超出了当时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这位战争狂人很好地秉持了天皇的开战决定,偷袭珍珠港、泗水海战击败英美荷澳四国海军、攻占东南亚都是他的战争“杰作”。在他的内阁中,大量的文官职务被他这位陆军大将兼任。最高峰时期他以首相的身份兼任外相、陆相、内相、文相、军需相、商工相、参谋总长等职务,整个内阁的职务几乎都被他囊括。因此,他也成为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权力最大的臣子,有“幕府将军东条”的称谓。在此期间,政府与军方大本营深度合作,组成了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据史料记载:

“昭和12年(1937年)11月,随着大本营的设置,建立了大本营和政府的联席会议。关于国务与统帅,即政略与战略的统一调节,换言之,就是所谓的战争领导要由这个会议做出决定。.....政府根据决定事项的内容,将需要经过内阁会议决定的事项重新提交内阁会议讨论,经过所谓内阁会议议决这个手续后再付诸实施。在提交内阁会议审议时,根据需要从决定事项中略去统帅事项不加审议,以遵守国务与统帅的并立原则。”

此时的日本内阁实际上已经和大本营融为了一体,东条凭借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实现了军政大权的融合。但是,他的疯狂梦想随着英美组织的多场反击而逐渐破灭。1944年6月,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小泽治三郎率领的日本舰队惨败,司令官南云忠一自杀。东条之前鼓吹的“绝对国防圈”出现缺口。1944年7月,美军占领了军事重地塞班岛并且派遣B-29轰炸机群重创日本本土。因此,东条英机受到了国内政治势力的群起围攻,被迫下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狂人——东条英机

后东条时代与日本的战败

东条英机之后上台组阁的是小矶国昭内阁和铃木贯太郎内阁。但内阁的存在时间都不长,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收拾战争的残局,寻求未来之路。小矶国昭虽然也有陆军大将的军衔,但早已经转入了预备役。他更像是看守内阁的首相,只是空有首相之名,大本营的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等人根本就没有给他留下充足的施政空间。他上台后提出的三条建议全部被军方驳回。以至于日本史家都在史书中直言:

“小矶首相在国家命运攸关的重大时刻受命组阁,这是他完全没有料到的,因而对战争的前途胸中并无成熟的打算。....他除了提出让米内大将入阁一事以外,并没有做出任何收拾战局的表示。小矶首相的立场就好象站在主考面前的一个考生。”

不得不说,当时的日本政府已经陷入了病急乱投医的境地。在小矶国昭内阁执政9个月后,菲律宾之战中日本海军遭到了毁灭式打击。苏联方面也萌生了参战的意愿,废除了日苏中立条约,小矶国昭内阁黯然落幕。此时的日本已经没有人适合出任首相,无奈之下,只得让年逾七旬的铃木贯太郎上台组阁以寻求最后可能的和平。可喜的是,铃木内阁中的成员已经逐渐找回了文官身份,相较于东条内阁清一色的军人部长,铃木内阁成员如下图所示,很多人都是没有军事背景的专业人士,这就为日本找回理智提供了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战首相——铃木贯太郎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东条英机依旧以陆军大将的身份活跃于政坛,坚持顽抗到底的气氛仍笼罩在日本军界和社会之上。这就致使铃木贯太郎虽然德高望重,也很难停下日本这辆已经伤痕累累的战车。最终,盟军使用原子弹战略打击日本本土,长崎广岛化为灰烬。为此,日本天皇下达了终战诏书,两日后铃木内阁辞职。正如同他的辞职报告中所言:

“痛感处理这次停战责任之重大,声明如今正当帝国新建之秋,有待于少壮有为之士者极多。臣已老迈,不堪其任。”

因此,以东久迩宫稔彦亲王为首相的皇族内阁出现,这也是日本自明治以后第一次出现皇族执政、亲王组阁的情况。皇族内阁的最终目标就是要确保各驻外军队“承诏必谨”,忠实地执行天皇的终战命令。据史料记载:

“派出亲王殿下作为天皇的代表,以期充分贯彻圣旨。即派陆军少将闲院宫春仁亲王到南方(西贡和新加坡);派陆军大将朝香宫鸠彦亲王到中国南部,派陆军中佐竹田宫恒德亲王到中国东北。”

皇族内阁执政仅仅两个月,但却成功解除了日本七百万军人的武装。之后,由于和盟军的政策无法达成一致,皇族内阁垮台,由更熟悉英美的币原喜重郎组阁,揭开了日本历史的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族内阁首脑——东久迩宫稔彦亲王

日本战时内阁的发展为何会如此一波三折?

首先,日本的国内局势较为复杂,派系斗争激烈。东条英机秉持着天皇的谕旨,口衔天宪得天独厚,但是下台后的近卫文麿也没有淡出政坛,而是结合了其他的传统政治势力一直在与东条为敌。“反战求和,厌恶陆军独大”成为了反东条英机阵营的共识。当中的主要成员有若槻礼次郎、冈田启介、近卫文麿、平沼骐一郎等人,除此之外的海军大将米内光政也和他们的观点一致。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阵营最终促成了倒阁的实现。可是日本国内的传统政治势力将东条英机赶下了首相的位置后,却无力填补真空,缓解危局。只能是以小矶国昭和铃木贯太郎出面担任“空头首相”或者“过渡首相”,他们都没有足够的实力压制住军方内部狂热的好战分子,所以两任内阁都只能草草收场。

其次,日本是一个传统的等级社会。太平洋战争以公爵首相政府为起始,以皇族亲王内阁为终结。其中深刻昭示了日本贵族社会的属性和对于身份地位的崇拜。近卫文麿出身的家族是日本等级最高的家格,在幕府时期就长期担任关白(相当于丞相)的职务。这样的身份在等级森严的日本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声望和地位。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放开了对于底层人士的上升通道,普通平民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力争上游获得财富和权力。但是日本同时还保留了等级社会的基本架构,无论官位多高、学识多广,财力多雄厚,平民终究还是必须在大贵族面前低上一等。日本最后以皇族亲王组阁,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要以皇家威势命令在外的驻军尽快解除武装,以防止盟军对于日本再度进行核打击。而这样的政府也能够有效地号召群众,通过皇族的身份影响可以让盟军很顺畅地进入日本实行管制,避免之间再度发生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是等级森严的贵族社会

第三,日本尚武之风是政坛动荡的核心因素。内阁政府本来应该是文臣的天下,可是由于日本独特的尚武之风,使得军人在社会上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一系列战争的胜利,也让日本民众对于日本军人充满了信任。在这期间,日本陆海军队的扩张是显而易见的。当民粹之风在世界范围内刮起,日本军人就开始煽动群众攻击文官政府,借此以获得权力。第三届近卫政府末期,身为阁员的陆军大臣东条英机竟然公然建议首相辞职。据《大东亚战争全史》记载:

“东条陆相向近卫首相建议内阁总辞职。其理由是,如果不能按9月6日御前会议通过的决定执行国策,那么参与这项决定的政府就应该引咎辞职,另由新的政府来负责重新制定国策。于是,10月16日第三届近卫内阁决定总辞职。”

这样蛮横行径的背后,就是整个社会民众的协助与支撑,所以日本军国主义才有发展的土壤,并最终将日本带入了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是残酷的

综上所述,日本由于特殊的等级社会背景与国内复杂的政治形势造成了日本文官政府和军人政府之间的明争暗斗。日本是一个尚武的社会,日本军人在长期的战争中赢得了民众的支持,法西斯主义兴起之后,这些军人开始将触手伸向了文官体制的核心——内阁之中。陆军大将东条英机上台组阁后,太平洋战争彻底爆发。东条的权力也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可是随着战事的失利,近卫文麿等传统势力倒阁成功,但是却面临了无人能够填补东条留下的权力真空的窘境,最终无力阻止日本战败。皇族内阁出现后,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实现了战事的最终平息,长达四年的太平洋战争最终画上了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