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5年夏天,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两地出现炼狱景象。

很多人说,原子弹带来的危害将持续几十年乃至上百年,至少一百年内,那里不适合人类生存。

可实际上没过多久这两个地方就完成了重建,恢复了繁荣。

这两个地方是如何毁灭、重建的?搬去广岛、长崎的人难道不怕核辐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两枚核弹缔造人间炼狱

时间来到1945年夏天,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几乎已成定局。

然而,日本依旧在垂死挣扎。

1945年的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中,盟军虽然顺利夺得阵地,但也付出了惨痛代价,伤亡人数都高达五位数。

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重新评估“冠冕行动”“奥林匹克行动”,而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

如果盟军要在九州完成登陆,最终伤亡人数可能达到百万!

新上任的杜鲁门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恰好陆军部部长告诉他,几年前罗斯福就接受了爱因斯坦的建议,正在研究一种威力空前巨大的武器——原子弹。

布鲁门和其他美国官员一合计,最终决定用“原子弹”来结束这场战争。

1944年之前,美国战机由于续航问题,根本无法直接进攻日本本土。

可是塞班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的沦陷改变了这一点,此后美军直接朝日本本土发起猛攻。

部分飞行员实施轰炸计划的同时,另一批B29轰炸机飞行员正在接受特殊训练。

他们的训练内容简单而枯燥,那就是将一枚炸弹投放在9000米外,但是炸弹着陆点距离目标不能超过30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事俱备,接下来就是挑选轰炸目标了。

美国一开始选出了六个目标,除了广岛、长崎之外,还有京都、东京、新潟和小仓。

出于战后对日本的统治需要,京都被排除了;

东京被炸了太多次,再轰炸也看不出效果;

至于新潟和小仓,一个太远,另一个执行计划当天气象条件不好。

这四座城市躲过一劫,而广岛和长崎先后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迎来了一枚原子弹,两座城市直接化为了人间炼狱。

这个说法并不夸张。

据统计,这两场爆炸分别导致14万人和7.4万人横死当场,爆炸带来的放射性尘埃更是污染了两地的水源、土壤,带来了长期环境污染。

6000多度的高温,将现场化为了一片火海。

后来“放射雨”浇灭了火焰,却带来了更漫长的折磨,当地无数民众在接下来二十年里慢慢走向死亡。

其实,长崎本来有避开悲剧的可能。

可日本政府当时不甘心无条件投降,寄希望于苏联调停,掩盖了广岛被轰炸的真相,说这是陨石坠落导致的。

直到苏联对日本宣战,又一颗原子弹落下,日本天皇才彻底死心,发布《终战诏书》,为这场战争划下了句号。

与此同时有一种说法开始在国际社会上流传:

“广岛和长崎地区,在未来百年都不适合人类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广岛和长崎百年内不宜居”的说法,究竟是从何而来,如今已经无从考证。

不过回顾整场事件,得利方和嫌疑最大的就是美国和日本。

美国宣扬这种说法,主要是为了夸大核武威力,提升自身地位,同时威慑苏联;

至于日本,则是希望通过这种说法来博取世界人民的同情。

彼时,人们对核武器的威力不够了解,大多是将信将疑。

而随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则是从侧面对这种说法做出了印证。

当时,人们原本计划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以此来测试在电力损失情况下,发电机能否给反应堆安全系统提供足够多的电力。

实验很快开始,可由于反应堆操作人员操作失误,工程师们在反应堆不稳的情况下继续实验,最终导致蒸汽爆炸,反应堆顶部移位而且遭到了破坏。

此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爆炸和火灾,消防部队和救护员赶忙赶去救火救人。

结果因为没有做好预防措施,最终累积导致31人丧命!

虽然政府很快安排当地民众撤离,但还是有上万人因为接触到放射性物质而身患重病,生命垂危,还有许多孕妇生出畸形胎儿。

2006年,有绿色和平组织对白俄罗斯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发现过去20年里,至少有90000名受害者面临着死亡风险,可见这起事件影响多恶劣。

实际上,在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发生20年后,当地污染程度还是非常严重的。

哪怕是外围轻度污染的“准撤离区”,平均照射度也达到了30毫伦琴;

内侧污染较为严重的“撤离区”,平均照射度为60毫伦琴,有些污染更严重的地方能够达到150~200伦琴;

至于爆炸反应堆周围30公里半径范围,则被划为“隔离区”,严重的地方照射度能达到700~800毫伦琴,这远远超过了20毫伦琴的安全值。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放射性物质“碘-131”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铯-137”则是会被植物昆虫和表层土壤吸收,危害环境。

难怪有些科学家指出:

“核污染可能会影响到当地人几个世纪!”

科学家们将核污染等级分为七级,其中达到五级就具有“厂外风险”,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件,都是七级“重大事故”

无意间造成的核泄漏事件,尚且有如此大的危害,作为武器的原子弹爆炸,又将带来怎样恶劣的影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广岛、长崎的“重生”

据统计,因核辐射而死亡的日本民众数量,是直接在爆炸中死亡人数的三倍。

即便侥幸保得性命,也不意味着就脱离了风险。

那些幸存者的后代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比如说白血病,他们的患病概率比普通人高出了近四成。

然而,与发生意外后几十年都没人住的切尔诺贝利不同,广岛、长崎没用多长时间就焕发“新生”——

许多日本民众搬去了那里,让其再度成为繁华都市。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种迥然不同的结果?

首先,是切尔诺贝利和广岛、长崎的重要性不同。

当初苏联的版图何等辽阔,而且还地广人稀。

切尔诺贝利发生核泄漏事件后,苏联政府大手一挥,就把当地民众迁移到了其他地区,民众生活很快恢复宁静。

可是日本却不行,日本本就是个资源匮乏、土地稀缺的小国。

如果没了广岛和长崎,其人员安置、国家发展都会迎来大难题,再加上广岛和长崎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他们不可能轻易舍弃。

1947年,日本昭和天皇专门跑到了广岛地区,名为视察,实则是为了鼓励当地重建。

政府迅速组织人手,拆除了损毁房屋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

同时清理土壤,很快就降低了广岛的辐射水平,这才让当地迎来复苏,长崎的情况也大差不差。

其次,广岛和长崎要比切尔诺贝利“幸运”。

日本本就是个岛国,两枚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又正好是雨季,大量的雨水冲刷下,放射性物质基本都被冲进海里稀释掉了。

此外,当时原子弹毕竟刚造出来,从爆炸效率上来看并不算特别高。

就拿落在广岛的那枚原子弹举例,理论上其中有60千克的铀,可实际爆炸中只有1千克左右的铀得到了有效释放。

而且为了扩大人员杀伤,这两枚核弹是空爆的,放射性物质在爆炸时就衰变得差不多了,落在地面形成污染的少之又少。

不像当初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量放射性物质随着裂缝泄露,在空气中扩散。

此外,当时还燃起了熊熊大火,放射性物质泄露的速度越来越快。

最终,这些放射性物质沉降在了地面,污染了超过16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甚至就连东欧、西欧和北欧各国都受到了殃及。

要不是苏联政府紧急调来了近2000吨沙子和碳化棚,将核电站大火扑灭,阻止了放射性物质的泄露,核污染还会进一步扩散。

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日本广岛和长崎并没有像切尔诺贝利一样走向荒凉。

反而是在短短10年时间里迎来“重生”,成为日本排得上号的繁华都市。

从这个角度看,“广岛和长崎被投放核弹后百年内不宜居”的说法像个谎言。

可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他们觉得核辐射会对当地民众身体造成难以发现的危害。

具体如何,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不过“核爆事件”倒是引发了不少人的反思。

四 、核爆之后的反思

日本广岛和长崎地区,经常会举办原子弹爆炸死难者和平祈愿仪式,一来是表达反对核武器的态度,二来也是悼念在这两场核爆中死去的日本民众。

不过他们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反倒是一味强调自己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这置其他的受害者于何地?

以色列的一名官员也在博客中写道:

“我们厌倦了这种只考虑自己的仪式,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轰炸,是日本侵略行为的报应,他们该追悼那些被日本人屠杀的中国人、朝鲜人和菲律宾人!”

曾经参与过曼哈顿计划的原子弹先驱彼得·拉克斯,也在荣获阿贝尔奖时说道:

“原子弹轰炸日本是正义之举,否则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日本有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呢?有,但是极少数。

比如说出自广岛的藤田茂,他在侵华战争中犯下了累累罪行,而他的姐姐和侄子则是死于美国原子弹爆炸中,后来他曾经忏悔道:

“我的姐姐和侄子,等同于是我亲手杀害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核爆之下没有冤魂,还是以广岛核爆举例。

当时待在广岛的,可不仅是陷入战争狂热的日本民众,还有许多无辜的人,比如中国留学生。

从广岛、长崎被核武器轰炸,再到福岛核电站事故,日本人在“核”方面吃了不少苦头。

可他们并没有吸取教训,最令人不解的就是他们往海里排放核污水。

日本核污水问题的源头,是2011年的福岛核电站事故。

一开始日本选择修建贮水罐把污水收集起来,可这治标不治本,于是后来他们索性决定排污入海。

这个建议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多国的激烈反对。

因为这种做法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仅是日本,周边国家都会深受其害。

可眼看着日本核污水储存量要达到极限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么干,2023年8月24日,东京电力公司在临时记者会上宣布:

“首次排海,将持续17天,每天排放460吨!”

有人说,日本政府排放的污水是处理过的,符合安全标准。

可这个说法明显站不住脚,要不然为什么日本民众和渔业协会也表示激烈反对?

在日本各个反对“排污入海”政策的团体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全国核爆受害者第二代联络协议会”,这个协会里都是广岛、长崎“核爆”受害者后代。

“核问题”上,他们最有发言权:

“辐射量再低也有风险,我们无法容忍这件事情!”

日本政府将核污水排入海中,这并不是在解决福岛事故的隐患,而是一种“双重加害”

日本一日不承认自己的侵华罪行,他们的“哭号”就无法赢得世界人民的同情;

一日不意识到排污入海的错误,就要为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买单。

希望大家都能从日本的故事中吸取教训,正视历史,正视自己,唯有如此才能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