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制造业单项冠军”占有率: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全球及中国市场占有率专项报告(2024版)》

1)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全称: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为国家统计局涉外调查许可单位&AAA企业信用认证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行业市场占有率认证&证明、产品认证&证明、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专业解决方案”的专业咨询顾问机构。

2)截止2023年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已累计完成各类咨询项目15万余例(其中完成:定制/专项调查项目数量25000+例。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42000+例。行业研究报告83000+例。),各类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认证&证明项目3200+例,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单项冠军证明项目2900+例,行业地位&品牌认证&服务项目2000+例,销售排名&领先认证&证明项目1500+例),为2.3万+不同领域企业提供专业、权威的三方认证服务。

3)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市场占有率、市场排名认证服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4)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5)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定制服务-依托自建数据库、专业自建调研团队及官方&各领域专家顾问、国内外官方及三方数据渠道资源等为各领域客户提供专属定制类全套解决方案

汽车转向系统指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一系列装置,其功能是按照驾驶者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统是汽车最基本的系统之一,其可靠性、方便性对保证汽车行驶安全至关重要。

(1)汽车转向系统发展历程: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汽车技术和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转向系统也不例外。1954年,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应用于汽车上。经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后,于80年代早期出现了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1988年,日本铃木汽车公司首先在其小型轿车Cervo上装备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2013年,英菲尼迪的“Q50”成为第1款应用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型,采用机械转向系统作为冗余备份;2017年,耐世特公司开发了由“静默转向盘系统”和“随需转向系统”组成的线控转向系统。由于技术与价格方面的原因,线控转向系统目前还没有广泛应用。

(2)汽车转向系统分类及特点:按转向能源的不同,目前汽车配装的转向系统分为两大类,即机械转向系统和助力转向系统。完全靠驾驶者体力操纵的转向系统称为机械转向系统,借助发动机或电机的动力进行辅助的转向系统称为助力转向系统,系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一套转向助力装置而成。汽车转向系统分类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即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兼用驾驶者体力和发动机动力为向能源的转向系统,它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一套液压助力转向装置而成,包括压转向泵、油管、流量控制阀、传动皮带、储油罐等部件。该系统借助汽车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助力转向装置将发动机输出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增大驾驶者操纵前轮转向的力量,使驾驶者可以轻便灵活地操纵汽车转向,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依靠发动机动力来驱动转向油泵,不论是否需要转向助力,系统是处于工作状态,导致相比机械转向系统增加3%-5%的油耗,能耗较高;同时其液压统结构较复杂,后期的保养维护成本也较高。

2)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

电液助力转向系统即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在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基础上改进后的系统。转向油泵不再由发动机直接驱动,而是由电动机来驱动,并加装了电控统,使得转向助力的大小不仅与转向角度有关,还与车速相关。

电液助力转向系统在机械结构上增加了电机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等,使得汽车够随着车速的变化自动调节操纵力的大小,同时还降低了能耗,反应也更灵敏,但其制造维修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传统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感器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和转向助力机构等,通过控制电动机产生助力进而实现转向,彻底改变了油液加压助力方式。其主要零部件包括传感器、助力电机、电子控制单元(ECU)、车载电源系统等。驾驶者在操纵方向盘进行转向时,转矩传感器检测到转向盘的转向以及转矩的大小,将电压信号输送到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矩传感器检测到的转矩电压信号、转动方向和车速信号等,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动机输出相应大小和方向的转向助力转矩,从而产生辅助动力。在汽车不转向时,电子控制单元则不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电动机不工作。

4)线控转向系统(SB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线控转向系统主要由路感反馈、转向执行、控制器及相关传感器等部分组成。线控转向系统取消了方向盘与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实现了方向盘和车轮间的解耦,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得方向盘的转角数据,然后电子控制单元(ECU)将其计算为具体的转向数据,结合车速及车辆行驶状态来对车轮转角进行控制。采用线控转向,方向盘位置布置灵活,能够实现静默方向盘、随需转向、可伸缩方向盘等一系列功能,增加自动驾驶体验,是未来转向系统技术升级的方向。

综上,不同的转向系统有不同的优缺点,基于成本、能耗、操作稳定、控制精确等各个角度来看,面临的应用场景也各不相同。因此,各类转向系统未来将长期共存、互为补充发展。

(3)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发展现状:从全球市场来看,全球汽车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促进对转向系统需求的持续增加,全球汽车转向系统市场的规模在2021年约为29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441.4亿美元左右。

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2022年汽车产量为2,702.10万辆、增幅为3.60%,自2021年以来,连续2年汽车产销量保持增长。汽车产销量的持续增长也带来了转向系统行业规模的扩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转向助力器及组件产业规模为513.65亿元,2021年产业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13.82%。

2016-2021年全球转向助力器产业规模现状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从产品类型来看,目前HPS和EHPS已广泛应用于商用车,EPS则大量应用于乘用车,随着线控技术的发展,线控转向系统(SBW)也逐步开始应用。

3、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发展趋势:

(1)转向泵售后市场将保持稳步增长:汽车零部件的售后市场规模取决于具体产品的损耗性、通用性和替换成本。有些零部件产品的售后市场规模较大,如悬挂与制动系统、信息娱乐系统等——前者的损耗性较大,后者的替换成本较低、个性化需求较为广泛,但有些部件则几乎没有售后市场,如车身与内饰——几乎很少进行更替。

汽车转向泵产品属于汽车转向系统的主要构件,存在损耗性的特点,在商用车尤其是重型卡车、大型客车等车型上表现得较为突出。在通用性方面,虽然转向泵产品型号众多,但其技术成熟,加之转向泵产品价格相对较为便宜,替换成本不高,转向泵售后市场的规模较为可观。

截至2022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合计达到3.19亿辆,较上年同比增长5.63%。未来几年,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进一步提高,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对汽车转向泵产品的需求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2)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将会长期存在:对于乘用车而言,出于安全、质量及车辆平台限制等因素考虑,目前已采用HPS的车型,不会轻易更换使用EPS;加上与EPS相比,HPS性价比高、技术也很成熟。因此,部分乘用车仍将使用HPS。对于商用车而言,目前大多数商用车仍搭载液压助力系统HPS或EHPS。综上,HPS仍有一定优势并将长期存在。

(3)“油耗法规+电动化”推动EPS在商用车领域渗透率提升:2022年6月,工信部发布《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见稿),明确了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生产一致性、认证拓展和实施日期。结合商用车油耗优于第三阶段限制标准的情况,提出第四阶段限值需要较第三阶段限值加严15%左右,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我国商用车油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现阶段由于EPS的负载能力不足,且成本较高,大多数商用车仍搭载液压助力系统HPS或EHPS。面对严格的油耗法规和可能会推出的惩罚管理措施,车企降低油耗压力加大,进一步推动节油性更好的EPS在商用车领域渗透率提升。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整体销量33.8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72.10%,新能源在商用车行业渗透率达到10.2%。由于电动汽车主要依靠电机驱动,其转向装置不能采取传统的由发动机驱动的HPS系统,而需要装配电动转向系统,加上EPS较EHPS、HPS有更好的节能效果,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将带来电动转向系统渗透率的提升。

综上,在油耗法规趋严、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EPS在商用车市场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4)电动化和智能化拓宽转向系统应用场景,推动转向系统价值量提升:目前随着乘用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EPS系统基本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作为智能汽车产业链最前端的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是目前实现无人驾驶相对成熟的发展方向,EPS是其底层控制模块的一大组成部分。EPS可以支持车道保持辅助、交通拥堵辅助、自动泊车等功能的实现,通过EPS方案可以实现L1/L2级别的ADAS功能。但是,在L3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中,需要对底盘执行单元进行冗余设置,在系统失效时,依旧能安全行驶,厂商会进行双电机加双ECU等硬件冗余,从而提升转向系统价值量。由于转向系统对智能驾驶ADAS系统极其重要,未来,随着自动驾驶功能的不断升级,产品的价值量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一章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相关概述

1.1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发展情况

1.2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调研

1.3 关联产业发展分析

第二章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市场特点概述

2.1 行业市场概况

2.1.1 行业市场特点

2.1.2 行业市场化程度

2.1.3 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2.2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3 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

第三章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政治法律环境

3.1.1 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3.1.2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3.1.3 相关产业政策分析

3.2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3.3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章 全球汽车转向系统所属行业发展概述

4.1 全球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4.1.1 全球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发展现状

4.1.2 全球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4.1.3 全球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4.1.4 全球汽车转向系统市场销售收入及市场占有率分析

4.2 美国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占有率分析

4.3 日本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占有率分析

4.4 德国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占有率分析

4.5 韩国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五章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所属行业发展概述

5.1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5.1.1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发展阶段

5.1.2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5.1.3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5.2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发展现状

5.2.1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市场规模

5.2.2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发展分析

5.2.3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六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中国汽车转向系统所属行业市场运行分析

6.1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6.1.1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6.1.2 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6.1.3 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6.1.4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6.2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6.3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6.4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6.4.1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6.4.2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6.4.3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6.4.4 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七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区域细分市场占有率调研

7.1 行业总体区域结构特征及变化

7.1.1 行业区域结构总体特征

7.1.2 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7.1.3 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

7.1.4 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

7.1.5 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

7.1.6 行业企业数的区域分布分析

7.2 汽车转向系统区域市场分析

7.2.1 东北地区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分析

7.2.2 华北地区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分析

7.2.3 华东地区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分析

7.2.4 华南地区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分析

7.2.5 华中地区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分析

7.2.6 西南地区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分析

7.2.7 西北地区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分析

第八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九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9.1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历史竞争格局概况

9.1.1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集中度分析

9.1.2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9.2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竞争分析

9.2.1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竞争概况

9.2.2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产业集群分析

9.2.3 中外汽车转向系统企业竞争力比较

9.2.4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品牌竞争分析

9.3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十章 汽车转向系统行业领先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第十二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研究结论及建议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汽车转向系统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及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分析报告(2024版)》
《2024-2030年汽车电子行业全景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024年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高速发展》
《2024-2029年新能源卡车行业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评估报告》
《2024-2030年轴承行业市场调研及战略规划投资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