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珍贵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传统。它们记录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艺术技法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对于研究我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国宝代表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它们体现了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观念、审美追求和价值观念,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向世界展示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促进文化交流与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称为“汉代第一俑”。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局部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高56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俑身上原有彩绘,现已脱落。陶俑头戴帻,左臂下挟一圆形扁鼓,右臂平直,手执鼓槌欲击,两臂戴有璎络珠饰。俑上身赤裸,下穿长裤;身屈,蹲坐在地面上,赤足,右腿扬起,脚掌向上,张口露齿,眯缝双眼,露出活泼诙谐憨厚之态,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使观者产生极大的共鸣,反映了当时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局部

从此俑的整体造型来看仍属于古拙的艺术风格。陶俑的作者显然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中的说唱艺人,而是着重表现说唱艺人的一种特殊神气,即企图用他所说唱的有趣的故事引起听众强烈的兴趣。说唱者的那种伸头、耸肩、眉开眼笑、近乎手舞足蹈的神态,把他有声有色的表演刻画得惟妙惟肖,极其传神。从其诙谐而健康的神态中,人们似乎听到了他爽朗的笑声,甚至使人们似乎看到了在说唱者的前面,有一批听众正在兴致勃勃地倾听他的出色表演。很显然,这一陶俑的原作者,似乎很懂得发挥观赏者的联想作用。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局部

汉代民间极为盛行说唱表演,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表演时,他们一般边击鼓边歌唱。当时的皇室贵族、豪富大吏蓄养俳优之风甚盛,汉墓中也不乏此类形象的陶俑出土,均显示了俳优表演在当时的盛行。

作者 李鹏

李鹏,著名钢笔画家,文物画家。现为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海南省钢笔画家协会艺术顾问,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钢笔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李鹏画国宝》、《何以归家》系列作品连载于人民日报。三十余幅作品被三星堆博物馆、孔子博物馆等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