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F

编辑 | 面包飞满天

前言

如果一群金发碧眼的人说:“我们是中国人!”这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年前,曾有一批俄罗斯难民逃到我国寻求庇护,这一待就是百年之久,现如今他们早已和我国融为一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些俄罗斯人为什么会逃难过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于:中国新闻网《中国俄罗斯族迎巴斯克节 传承百年华俄后裔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俄叛军逃亡中国

1917年,俄国陷入剧变的旋涡,几个世纪以来,沙皇一族在这片土地上君临天下,铁腕统治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随着时代的推移,人民对于专制政权的不满情绪逐渐高涨,绵延数月的"二月革命"浪潮冲垮了摇摇欲坠的旧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人民终于推翻了专制暴虐的沙皇王朝,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 , 苏维埃政府应运而生。

就在群众欢欣鼓舞,以为改朝换代就可以迎来自由民主时,曾经荫蔽俄罗斯上下几个世纪的贵族们和皇室成员拒绝接受革命的结果,不甘心权力和财富就这样被剥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他们秘密集结力量,并且背地里勾结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了针对政权的反革命武装叛乱。

就这样,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来自"白军"的攻击的怒浪,一次次扑向这个新生的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股力量在俄国各地展开了殊死的较量,鲜血渗透了每一寸土地,这场内战持续了足足4年之久,期间双方的损失都十分惨重。

幸运的是,苏维埃政权获得了工人阶级的广泛支持,最终攻克了反革命武装最后的根据地,赢下了全面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战结束后,白军残余势力不得不四处逃亡,这些沙皇余孽和旧贵族已无立足之地,只能以难民的身份漂泊。

对于这群曾执政俄国长达300多年的沙皇贵族后裔来说,离开故土投奔异国是何等艰难的抉择,可当年战火纷飞,他们已无路可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些贵族们来说,前往欧洲应该是最合理的选择,因为从肤色、习俗等各方面来看,他们与欧洲人是最贴近的。

加上内战期间,也有一些西方国家暗中支持过白军,他们对于这里存有一些期待,但现实远比他们所想的要残酷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的内战已经耗光了这些贵族们的家底,即使逃到欧洲,他们也只能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根本不可能有尊贵的待遇。

更重要的是,欧洲各国对于这些"黑白通吃"的白俄难民心存戒备,并不欢迎他们的到来,于是,仅仅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逃往欧洲,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了距离很近又相对稳定的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19世纪起,中俄两国的关系就开始加深,尽管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火纷飞的状态,但与其他国家相比,这里仍然是一片可栖身的净土,再加上两国相距很近,去中国也更便利一些。

于是这群难民开始从俄国涌向中国,第一批白俄难民来到上海,他们曾试图在港口直接登陆,但却遭到了英国等国的驻沪领事的阻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口岸被彻底封锁,白俄人只能挤在船上艰难度日,但接踵而至的同胞人数越来越多,甚至有一些人开始采取偷渡的方式,混入俄罗斯租界区藏身。

到了1937年,上海的白俄人数已经超过了3万,另外有一批人分散在新疆和东北等地区,虽然当时的北洋政府下令驱逐这些非法入境者,但根本无力全面执行,最终只能听之任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这群白俄人在中国找到了暂时的容身之所,他们像沙丘上的芦苇,虽已遍体鳞伤但仍旧屹立不倒。

白俄人在华的不同命运

尽管都是身陷逆境的白俄难民,但他们在来到中国后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部分白俄人聚集在上海,他们选择与中国政府和平相处,期盼能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另一部分则逃往新疆地区,准备在那里重振旗鼓,图谋反攻苏俄。

还有一批则躲藏在东北,暗中勾结日本人,密谋颠覆中国政权,就这样,短短几年,白俄群体内部的矛盾和分裂就这样尖锐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上海的白俄族人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军民的抗战队伍,在随后的浴血奋战中,他们用实际行动向中国人民展现了英勇无畏的一面。

他们不畏牺牲,多次在战场上展现了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从淞沪会战到八路军抗日根据地,从武汉会战到平津战役,每当战火重重,总能看到白俄人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个刚强不屈的身姿,让人震撼,正是这份卓绝的贡献,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重与信任。

新疆的白俄军正酝酿着反攻的计划,不料苏联先发制人,迅速出动了红军,一场围剿战拉开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白俄军号称拥有精锐之师,但在红军的钢铁洪流面前,他们的抵抗显得异常孱弱,仅仅几个月,新疆白俄的据点就被一一破除,这股力量被生生扼杀在摇篮里。

最让人痛恨的,莫过于那批定居在东北的白俄人,他们不仅在日军攻占东三省成为了走狗,更是多次向中国抗日阵线开火射击,罪行罄竹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转机终于来临,在重重压力下,当年对中国袖手旁观的苏联红军终于对日本宣战,并迅速出兵东北。

很快,日本的据点在苏联人的猛烈攻击下被破,而那些东北的白俄叛徒遭到了清剿,从此在中国的土地上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踪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族在华地位的确立

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上海白俄终于与中国人民击败了日伪军阀的野心,在浴血奋战中,他们展现出了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品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为表彰上海白俄人在抗战中作出的贡献,中央政府特批准将他们定位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正式冠以"俄罗斯族"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苏联政府向俄罗斯族人伸出了援手,允许他们自愿回归故土,毕竟,年轻一代的俄罗斯族人与苏俄已没有太深的芥蒂,重新融入祖国的怀抱也是一种解脱。

其中一部分俄罗斯族人选择离开中国,回到祖国的领土上,另一部分则下定决心扎根华夏,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这片热土上,俄罗斯族人的生活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情,他们在保留民族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华文化的精华。

每当有人问及他们的身份时,俄罗斯族人总会满怀自豪地回答:"我是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