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国防报·中国军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射架上的“SR75”试验火箭。

据外媒报道,5月3日,德国“混合推进”公司成功完成一次亚轨道发射任务,将一枚携带商业卫星的石蜡动力火箭送入太空。

据报道,这枚标记为“SR75”的试验火箭长12米、重2.5吨,从澳大利亚的库尼巴火箭试验场发射升空。该火箭使用石蜡(又名烛用蜡)和液氧燃料作为推进剂,携带一颗重250千克的小型卫星。

石蜡是一种安全性较高且价格便宜的替代型火箭燃料。据“混合推进”公司称,使用石蜡可节约50%的发射成本。该公司计划明年年底前将体积更大的“SL-1”多级火箭送入地球近地轨道。

“智能滤镜”提升手机拍照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型微型透明芯片可让智能手机变成专业级相机。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5月3日报道,一种实验性透明芯片在自然光下能变身“滤镜”,与现有相机镜头结合使用,可提高拍照质量。

这种微型透明芯片尺寸为1厘米×1厘米,由100像素×100像素阵列构成,厚度仅几微米。这些像素就像“光电子神经元”,遇到自然光后会作出反应,呈现透明或不透明状,并选择性地减少亮点或眩光。实验中,科学家将智能手机的相机镜头与这种透明芯片结合使用后,明显减少了拍摄到的图像中的眩光。

除了用于提升智能手机的拍照质量外,这种微型透明芯片还可用于传感检测技术,如自动驾驶汽车上的某些系统,还能用于发现机器人装配线上的微小缺陷,在工业和科技领域拥有广泛用途。

俄罗斯建立北极太空观测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极-M”2号卫星拍摄的北极地区画面。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近日宣布,俄罗斯“北极-M”2号卫星已投入运行,将对北极及邻近区域进行持续观测。俄罗斯因此成为第一个在北极建立太空观测系统的国家。

据报道,4月27日,俄罗斯国家社会经济、科学和商业用途太空系统飞行试验委员会对运行在高轨道的“北极-M”1号和“北极-M”2号卫星的飞行测试结果进行了审查。根据审查结果,该委员会决定结束测试并将“北极-M”2号卫星投入运行。同时,该委员会还决定将两颗卫星组成的星座用于指定用途。

“北极-M”1号卫星于2021年2月发射入轨,“北极-M”2号卫星于2023年12月发射入轨。俄罗斯利用这两颗卫星对地球表面云层、北极及邻近区域海洋进行全天候监测,并采集气象信息。两颗卫星携带的设备还能用于确定遇险船舶、飞机和其他移动目标的位置信息。

(中国国防报·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