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纪东在西花厅留影

“我只提出一条要求,不该说的不要说,要注意保密,这是纪律。”多年过后,周总理同他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纪东还历历在目。

纪东,原名纪相才,1968年开始进入西花厅,担任周总理的秘书。虽然他仅仅在总理身边工作了8年时间,但每每想起8年中陪伴总理的点点滴滴,纪东的心里都无限神往。

“纪相才同志,周总理那里需要一个年轻干部去做秘书工作,你愿不愿意去?”

1968年8月的一天,纪东骑着自行车来到中南海,直奔杨德中政委的家中。当他和杨德中、王连龙两位政委打过招呼之后,杨德中慢悠悠地通知纪东这个消息。虽然纪东来在之前心中有些预感,但事情真的发生之后,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周总理与杨德中

多年从军的纪东条件反射地起身立正,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愿意。杨德中见他态度坚决,接着问他对在总理身边工作有什么想法,一时间弄得纪东不知该如何回答,毕竟他当时脑子里没有任何想法,甚至连秘书工作干些什么都不知道。纪东只能向接受任务一般回答说:

“请政委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对于这个回答,纪东后来回忆可能有些欠妥,他猜想当时两位领导对于他的回答一定哭笑不得。杨德中和蔼地嘱咐他说,到了西花厅之后要多向老人们学习,见到邓颖超大姐就称呼“大姐”,见到周总理就称呼“总理”:

“千万不要称呼‘首长’,也不要说‘请指示’之类的话。”

紧接着杨德中安排王连龙政委带着纪东去西花厅,邓大姐已经在那里等候。结果王连龙政委说纪东熟悉路线,让他自己骑车去吧。其实当时纪东内心还是希望王政委能随自己一起去,毕竟他和王政委之间还比较熟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西花厅不染亭

告别两位政委后,纪东带着激动的心情直奔西花厅,哨兵询问他的名字之后,没有多加询问就让他进去了。纪东推着自行车来到“不染亭”时,发现已经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那里,纪东对中央的几位老大姐有些印象,知道她就是邓颖超大姐,赶忙放好自行车跑到邓大姐身边。

还没等纪东跑过去,邓大姐已经率先伸出一只手,纪东双手紧紧握着邓大姐的手,他终于看到了这位崇敬许久的妇女领袖。纪东没有忘记杨德中给自己的嘱咐,说了一声“大姐好”。邓颖超微笑着说:

“欢迎你,年轻的解放军同志。”

邓颖超一边带着纪东朝秘书办公室走,一边询问他的个人情况,在秘书办公室,纪东见到了其他四位秘书,按照军人的礼节,纪东向大家立正敬礼。邓颖超示意他坐在自己身边,一边给他用扇子扇风一边向大家介绍纪东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西花厅秘书合影

过了一会高振普走进了办公室,邓颖超嘱咐他带着纪东先熟悉一下环境,然后问秘书负责人孙岳还有什么要说的,孙岳嘱咐纪东先慢慢熟悉,有任何问题只管提出来。邓颖超在离开前嘱咐纪东,三天之后正式上班。

高振普带着纪东在西花厅转悠了将近一个小时,临行前钱嘉东执意要送他出去,顺便可以回家。三天之后,纪东第一天到西花厅正式上班,同大家打过招呼后,纪东留在外屋听他们交班,不时还要接听电话,工作场面热火朝天。

纪东刚刚进入这个紧张、忙碌的环境,顿时有些茫然无措,其他几位秘书忙活了一个小时之后,重新同纪东打了招呼,孙岳将他带到铁皮柜前,嘱咐他先整理电报,熟悉熟悉工作。纪东定下神来仔细一看,两个保险柜中塞满了电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退休后的纪东(右)与高振普、钱嘉东

为了尽快地熟悉工作,纪东下定决心,在西花厅“安了家”,当时他在北京孤身一人,有充足的时间来投入到工作之中,同时趁着其他人不忙的时候,纪东抓紧时间将问题拿出来请教,没过多长时间就能够独立进行工作了。

初到西花厅的几个月时间中,纪东除了尽快熟悉秘书的工作,就是盼望着周总理能够正式找他谈话。在纪东在西花厅工作的第三天,周总理开会回来直奔秘书办公室,张作文起身迎上去,向周总理介绍纪东。没等张作为说完,纪东急忙接话说:

“总理好!”

“好啊,欢迎你,抽时间我再同你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周总理与工作人员合影

这是纪东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周总理,不免有些不知所措,周总理向张作文交代了一些事情后就返回办公室继续工作。后来张作文和纪东说起他第一次见周总理时的情景,连连夸纪东机灵,比自己强,当时他第一次见周总理时说了声“首长好,请指示”,惹得总理有些不高兴。

此后纪东就一直盼望着周总理找他谈话,结果几个月过去了,虽然有时也会交代给他一些事情,但一直没有谈话的机会。有一次党支部的同志在一起开会,周总理走进来询问他们在开什么会,邓颖超回答说支部生活会。

“怎么不通知我呢?我也是支部成员,以后要通知我,我没时间参加可以请假嘛。”周总理说完看到站在一旁的纪东,略带歉意地对他说:“小纪,一直没抽出时间和你谈话,让你等了这么长时间,真对不起。”

这是周总理第一次称呼纪东为“小纪”,此后的八年中,除了必要时在文字上会写纪东的全名,一直都称呼他为“小纪”,从来没有叫过他的全名。杨德中对于纪东也比较关心,得知工作几个月周总理都没有找他谈话,还安慰他说:

“这事也不方便问,别着急,你干好工作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杨德中与西花厅工作人员合影,右一为纪东

1969年3月,张作文由于过度劳累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值班秘书就成了钱嘉东一个人,平时需要两个人做的事情,全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有一天钱嘉东正在休息,纪东值班,突然总理在办公室按电铃,纪东让值班卫士告诉总理,自己马上去叫钱嘉东起床。没想到周总理按完电铃已经来到秘书办公室门口:

“小纪,嘉东呢?”

“嘉东还没起床呢。”纪东无奈的如实回答道。

周总理随即将批阅过的文件交给了纪东,他知道纪东也能将这样的事情办好。回到值班室之后,纪东向钱嘉东报告了这件事情,钱嘉东高兴地对纪东说,这是个机会。正如钱嘉东所说,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周总理让人将纪东叫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纪东与邓颖超合影

周总理让纪东坐在自己身边,一边吃饭一边对他说:“小纪,真对不起,这么长时间我说找时间和你谈谈,可一直没有时间谈,让你久等了。”其实周总理原先打算同纪东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学习做秘书工作,但纪东工作了几个月,已经参加了实践,工作也做得不错。紧接着周总理嘱咐纪东:

“我只提出一条要求,不该说的不要说,要注意保密,这是纪律。今天就算我和你正式谈话了,从现在开始正式值班。”

邓颖超在一旁也夸奖说纪东工作做得不错,但还是要继续努力。听到两位老人的夸奖,纪东心里非常高兴,但还是要努力保持平静。为了不多耽误两位老人难得的共进晚餐的机会,纪东简单地向两位老人保证:

“请总理、大姐放心,我一定继续努力,把工作干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周总理夫妇在西花厅

就这样周总理同纪东的正式谈话结束了,其中充满了本不应该有的歉意,这一次谈话让纪东受益终身,不但工作得到了肯定,对自己今后的工作也明确了方向,对秘书这份工作也更加有信心继续做下去。

纪东原名叫纪相才,是按照家族辈分所取得名字,在进入西花厅之前,很多人同他开玩笑,将“纪相才”念成“气象台”,纪东感觉就是个玩笑,并没有在意过。但进入西花厅之后,“纪相才”这个名字就经常闹出笑话,有一次国务院打来电话,询问他是哪一位,纪东回答说是“纪相才”,结果对方赶忙道歉:

“对不起,打错了,我不是找气象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纪东旧照

还有一次钱嘉东在家休息,周总理找他有事回西花厅,纪东就给钱嘉东家门口的传达室打电话,传达室的老大爷问他是谁,纪东回答说是总理值班室的“纪相才”,结果老大爷没有听清前面的话,不高兴地说:

“开什么玩笑,什么气象台?”

说完就将电话挂了,纪东只好再次打过去,将自己的名字一个字一个字地重新说了一次,老大爷听完后也挺不好意思,在电话里一个劲儿地道歉。这两件事让纪东每次打电话都少了一分底气,总是担心对方弄错,因此产生了改名字的想法。

邓颖超在询问纪东工作情况的时候,纪东说起自己的名字闹了不少笑话,邓颖超听完后觉得还挺有意思。纪东向邓颖超说出自己想要改名字的想法,邓颖超也拿不定主意,随口说了一个“纪明”,然后让他再好好想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纪东(左)与战友合影

钱嘉东听说纪东要改名字的想法之后,嘱咐他先同杨德中报告一下,纪东苦思冥想,觉得“纪明”也不太妥当,听起来和“鸡鸣”相似,随后下定决定,改名为“纪东”,并给杨德中写报告申请,就这样“纪相才”这个名字就不再使用。

这件事纪东曾想向周总理汇报一声,但考虑到总理工作太忙,实在不好意思因为这点小事打扰到他。有一次纪东在一份文件上写上了“纪东”的名字,周总理看过之后将纪东叫到了办公室:

“小纪,你什么时候改的名字啊?”

当听说名字刚改不久,周总理又询问他改名字的原因,纪东将自己闹出的几次笑话向周总理讲述了一遍,惹得周总理哈哈大笑起来:

“滑稽,你原来的那个名字挺好的嘛,何必改呢?再有,你改名字也不向我报告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年轻时候的纪东

纪东赶忙解释说自己不想打扰总理的工作,只给杨德中写了报告得到批准,而且只在写文件时用了新名字。周总理听完之后没有再说什么,继续低头批改文件,但纪东能够看得出来,周总理对自己改名字不是很满意,如果事先报告过他,也许总理也不会同意。

在改名之后纪东有一次到人民大会堂给周总理送开会要讨论的文件,当时会议还没有开始,领导们正在相互交谈,看到他走了进去,周总理结果文件向大家介绍说:

“这是我新来的秘书,小纪。刚改了名,叫什么‘纪军’。”

“纪东。”纪东赶忙小声提醒周总理。

“对,叫纪东。”

当时纪东心虚地看着周总理,从周总理的话语中,仍然能感受到对他改名字的不满。这时旁边一位领导插话开玩笑说:“哦,那是纪登奎的弟弟啊!”李登奎见纪东有些拘谨,询问了他一些个人情况,还打趣地对他说:

“25岁才当指导员?我像你这个年龄都当军团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纪东与李先念合影

后来纪东经常想起周总理对自己改名字时候的态度,话语中充满了关爱和没有说出来的意味。后来纪东坦露自己内心对改名这件事是后悔的,想到周总理当时对自己关切的话语,心里还会隐隐作痛。

自尼克松访华之后,周总理就被查出身患癌症,得知自己生病的周总理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想在自己有限的时间中为国家多做一些事情。经过几次大的手术之后,周总理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周总理迎接尼克松

1975年9月,周总理经历了第四次大手术,整整五个小时之后,周总理才被推出了手术室,当时周总理体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医生们也束手无策,拿不出更好的治疗方案。一个月之后,医生再次为周总理手术,这次手术后周总理的身体彻底垮了,再也没能下过病床。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钱嘉东、赵茂峰和纪东三位秘书被批准前往医院看望周总理,当时纪东已经两个多月没见过周总理,听说总理要见他们之后,三位秘书赶快赶到医院,见到了躺在病床上消瘦的周总理。

周总理见三位秘书站在自己床边,努力睁开眼睛,将枯瘦无力的右手抬起微微摇了摇,用微弱到刚刚能听到的声音给他们三人留下了最后的话:

“你们来了?我累了,问家里同志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周总理夫妇与西花厅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左四为纪东

说完这句话周总理再次陷入了昏迷,三位秘书只能悄悄退出病房,离开时只剩下满脸的泪水。那一天距离周总理离世只剩下不到8天的时间,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到周总理,纪东第一次从周总理的嘴里听到“累”这个字。后来高振普告诉他们三位秘书:

“你们三个很幸运,总理此前一直昏昏沉沉,之后也是时而清醒时而昏迷。”

8天之后的早上,周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医院打电话通知他们三位秘书,到医院同周总理告别。当他们赶到医院的时候,病房已经整理完毕,医生们肃立在病床两侧, 三位秘书向周总理的遗体深深三鞠躬,同他做最后的诀别。

1月11日下午,周总理的遗体火化,邓颖超嘱咐纪东等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要看着总理的遗体火化,骨灰要清理赶紧,不能流失一点,要安全完整。”大家轮流通过观察孔看火化炉内的情形,是没有离开火化炉一步。

工人们仔细地将总理的骨灰捡拾出来,交给了西花厅的工作人员,服务周总理多年的两位护士小心翼翼地将总理的骨灰放进了纱布袋中,放在周总理的骨灰盒中。骨灰被安放在人民文化宫大厅中供人吊唁,西花厅的工作人员每天轮流为总理守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纪东参加周总理守灵仪式

1月15日下午,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央致悼词,大厅中的人们哭声连篇,甚至有些已经哭晕过去。追悼会之后,大会堂外还聚集着想送总理最后一程的群众,邓颖超为了不惊扰群众,带着几位工作人员,捧着总理的骨灰悄悄离开大会堂直奔机场。

目送着飞机起飞,邓颖超带着悲伤回到西花厅,带领工作人员举行总理遗像安放仪式,三鞠躬之后,邓颖超强打着精神嘱咐大家,总理的遗愿已经实现,等自己去世的时候,也希望大家能在不同的岗位上支持她这样做,同时还鼓励大家化悲痛为力量。大家离开总理卧室时,邓颖超嘱咐纪东:

“小纪,你最年轻,更要化悲痛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