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一月寒冷的冬天里,运送周总理遗体的灵车缓缓经过天安门广场,驶向八宝山,在那里周总理的遗体将被火化。冷的是一月的冬天,热的是自发聚集为周总理送行的人们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人眼中,周总理的形象一向是温和的,但是在许多国家利益面前,周总理却表现出过不容置疑的“坚定”。时间退回到了五十年代,那时候的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然而,如豺狼般的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朝鲜半岛,烧到了中国边境。

周总理在记者面前挥舞手臂,怒斥美帝国主义。周总理在公开场合罕见地大发雷霆之下是他那颗坚决捍卫祖国安全和利益的决心,这一看似“反常”的行为,在后来有力地助推了抗美援朝的最终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周总理的一向是以温和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的,但其实周总理对待问题是十分严肃认真的,部长们都非常“怕”周总理。特别是对待工作时,周总理对不负责不认真的同志一向严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一位部长向周总理汇报工作时却总是使用“大概”、“可能”这类的模糊字眼,周总理听了对他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评,说他是官僚主义,这位部长顿时被骂的下不来台。可见,周总理有温和的一面,但在面对国家利益时,周总理的严肃和认真也是他人比不上的。

早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初,美国就台湾问题严重挑衅中国政府,周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发出了强烈的谴责。随着美国的不断介入,朝鲜战争的局势风云变化,然而我国在东北的驻防只有一个军,兵力十分空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召集国防会议,调集大量部队前往东北成立东北边防军,“宁可备而不用。”此时的政府在周总理的领导下,已经开始着手做战争准备。在相关的会议上,周总理甚至提出了“我们这次作战,是对付美帝国主义的观点”,这也是周总理第一次提出要与美国开战。

美国所率领的“联合国军”登陆仁川后,朝鲜人民军的战斗逐渐陷入了劣势,被迫不断后撤至中国与朝鲜交界的地方。周总理代表中国政府通过印度驻华大使向美国发出了严重警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美帝国主义并没有将中国政府的警告当回事,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将战火烧到了中国的边境。战争形势迫在眉睫,党中央紧急召开了会议,然而到底出不出兵很多中央领导人出现了分歧。

支持出兵的同志认为这是立国之战,为了保障新中国的安全必须打,而不主张出兵的同志认为新中国刚成立基础薄弱、战斗力弱,不可能同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美国分庭抗礼。一时间会议陷入了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自始至终的意见是要打,周恩来和彭德怀也支持毛主席的决定。但在第二天的会议上,仍然是两种不同的意见。周总理在会上常说:我们不是要考虑出不出兵,而是应该讨论怎么出兵、怎么打赢!彭德怀元帅也说:即使打烂了,也不过是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

而反对方这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党内的一位高姓领导人。他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边防和经济的百废待兴,想要等到军队和经济得到一定建设后,再准备与美国人开战。本应成为抗美援朝统帅的林彪对出兵也持有过于谨慎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朝鲜战争的局势已经不会给新中国留有过多的时间去准备了,是否出兵必须要很快有个定论。在毛主席、周总理和彭元帅坚定的态度面前,最终,会议达成了一致认识,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能够达成这样的决策,周总理功不可没。革命多年来,周总理与毛主席的配合一再证明了他们的高瞻远瞩和正确的判断能力,从井冈山到遵义会议,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建立再到抗美援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在党和国家的利益面前,始终能保持一个坚定的立场,与主席形成默契。所以,虽然温和的周总理看着没有军人那种凶狠的气势,但对于战争形势的分析和判断都是十分独到的。

周总理不但主张出兵,对于出站前军队的准备以及志愿军入朝后的后方工作,他都挑起了极大的担子,有力地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两方面工作就是外交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出出兵的命令后,周恩来总理就率领外交使团前往苏联寻求武器装备援助和空中支援。虽然斯大林当初做出了若中国出兵,苏联就提供支援的承诺,但最后他还是动摇了,只答应提供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空军要两个多月后才能参战。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苏联一再改变态度,最终竟决定提供给中国的武器装备按半价结算,苏联空军只在中国境内驻防,并不前往朝鲜境内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对国内出兵朝鲜的决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毛主席仍然认为参战是利大于弊的,不应再有这么多顾虑了,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极大支持。

朝鲜战争中,周总理被称为“总后勤部长”,他的后勤工作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极大的贡献。在志愿军出国作战前,周总理就对后勤准备工作抓得很细,武器、弹药、车辆等各方面问题都考虑到了,甚至还发动群众做好炒面送到前线支援志愿军打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宏观政策上,周总理不但改革完善了后勤保障体制,还成立了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更是提出要建设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运输线。这条运输线的畅通保证了前线志愿军战士的作战,支持了最终的军事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忆起周总理,映入人们脑海的始终是他那和煦的笑容,但是在抗美援朝这一事情上,周总理表现出了极为罕见的强硬态度。周总理不但有力地推动了中央形成统一意见,出兵朝鲜,还为志愿军作战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终确保了志愿军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