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的关系越紧密,至少在当下这个时代来看对两国的利益都巨大。

这些年,美国对我国又是贸易战、经济制裁,又是科技封锁,挑动周边国家一起搞反华联盟,基本就是怎么破坏关系怎么来。还动不动就打“台湾牌”,尤其是军售:

美对台军售100多次,总额高达700亿美元。 除了政客的金主美军火商大赚特赚外,还可以要挟大陆,夺回对华博弈中逐渐失去的主动权。
每对台军售一次就会挑动我们的神经,成了拿捏大陆屡试不爽的卑鄙小伎俩,逼迫在某些方面妥协、让步; 以军售释放对蔡当局的支持信号。每次蔡当局备受鼓舞,认定美国不会对自己弃之不顾。

也就是说,除了对中国没直接兵戎相见外,其他领域早已经大打出手,甚至是不择手段了。

登子上台后对外政策有所调整,但只是风格的改变,把中国作战略竞争对手、继续组建全球性反华同盟的政策不会改变,只不过对中国全面的贸易和技术制裁变成精准打击。比如半导体、芯片。

对俄罗斯来说也是如此,确切说也是迫不得已。

翻翻历史就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不但当初俄第一任总统叶利钦是个西方派,普大帝一开始也是个西方派。

2000年开始到2002年,是普京和欧美的蜜月期打得非常火热。比如他和法国总统希拉克、英国首相布莱尔、德国总理西罗德成了好朋友,有事没事去找那哥几个喝茶下馆子。

另外,经过普大帝不懈努力,他和神棍小布什私下关系特别好,小神棍邀请普大帝到自己在德克萨斯州家族农场里做客,礼尚往来,普大帝回请小神棍夫妇到在圣彼得堡家里,一起观看俄罗斯人传统节目《胡桃夹子》。

911事件后,美国人咬牙切齿开始反恐,但阿富汗在中亚,四周被裹了一层又一层,除了巴基斯坦和美国关系多少好点以外,周边净是些俄罗斯的附庸(前加盟国),对美国天生的反感,是普大帝亲自说服那些斯坦,把几个机场租给美国来轰炸阿富汗的塔利班。

不仅如此,普京还下令关闭了苏联时期在越南和古巴的海外军事设施,面对这两份大礼,美国人自然高兴地不得了,对普京的示好诚意表示非常满意。

这时美俄的关系到了二战后最好时候,一切都显得其乐融融,甚至美国邀请俄罗斯加入北约。眼看俄国真要融入西方了,就在这时期,东方大国在和俄国谈天然气协议,大家懂得,此时的俄罗斯心不在焉自然没谈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当普京和西方领导人谈笑风生把酒言欢时,忽然发现发现北约已经把几个前华约成员国,甚至包括前苏联加盟国拉入了伙,势力范围到了俄罗斯的眼皮底下。仅在2002年,北约一口气扩招了7个东欧国家,包括三个前苏联加盟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俄罗斯挠挠头皮:那趁早我也加入北约吧,再说,以前承诺的嘛!

北约:不好意思,这事记不清了。

不仅如此,北约还立刻在这些新同志国家竖起了导弹,声明不是针对俄罗斯,这TM已经不是欺负俄熊了,是在侮辱俄熊智商。

栽过几次跟头,头破血流的教训让普大帝转变了立场对欧美变得强硬,但此时俄熊在欧洲只剩下两个缓冲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很遗憾,2014年乌克兰亲西方派上台,俄乌关系决裂。作为回应,普大帝兵将神速占领克里米亚,这也是一道分水岭,西方和俄也决裂。

2022年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俄乌战争全面爆发,俄罗斯与整个西方彻底翻脸。

如果说普京在第三个总统任期为俄斩获了许多地缘利益,那么第四个任期直接给未来几十年俄国的命运定了调。

俄乌战争爆发后,欧美变得空前团结,连亚太地区的日韩澳也插一脚,俄罗斯分明是和整个西方交战。

伴随着战争的持续和与欧美的全方面决裂,制裁令像雪花一样袭来。包括限制俄罗斯能源、金融、军工等领域的出口和投资,以及冻结部分俄罗斯官员和企业的资产和签证。

这些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资本外流、信贷紧缩、投资萎缩、技术断供。据估计,西方制裁每年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约100亿美元的损失。

西方还把俄高管列为通缉对象,没收俄富豪财产,跨国企业纷纷离开俄罗斯。

甚至普通人都未能幸免,艺术家、运动员还是其他领域专业人士,不管好战还是反战,只要是俄罗斯人出现的场合,就会有大批西方人集体退场。

一百年前的1917年,发生“十月革命”也没出现如此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在武器禁运方面,俄罗斯不得不低头转向伊朗和朝鲜。

特别是对朝鲜,为了搞到必要的武器装备和弹药供应,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看家本领的各种尖端和核心军事技术。

这几年朝鲜接连搞了3次核试成功,当量越来越大甚至实现了钚武器化。要是俄不提供技术支持,朝的核武器很难在短期内突飞猛进。

2019年金将军与普京首次见面,接下来朝鲜的北极星系列潜射导弹迅速出现3种改进型,高超音速导弹不到两年时间也搞了出来。

后来朝鲜的间谍卫星、核潜艇、空天领域合作等让朝鲜形成更具威胁的“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能力”。

俄罗斯不光军事层面被压制。

去年5月14日,在乌克兰总统访问法国的时候,马克龙称俄罗斯犯下了战略失误,会输掉乌克兰战争,并逐步沦为中国的附庸。

这哥们说话虽然有点耿直,但话糙理不糙、多少有那么点意思。

这次俄罗斯肯开放海参崴给我们,最直接的原因是俄承受着巨大的战略压力,急需有人搭把手。

有人要问了,中国不是一直保持中立,没站队支援俄罗斯嘛。

说明很多人没看懂,俄罗斯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俄乌战争爆发后,美欧对俄罗斯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全面制裁,不仅是限制俄能源出口,也限制俄的一些进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能源比如石油是硬货,俄罗斯根本不用担心出口问题,欧美不要它可以卖给其他人,比如东方两大吃油大户,无非价格便宜点的问题。

但进口遇到了麻烦,从大型工业设备到机器零件,从家用电器到日常生活商品,都出现大量缺口。这些东西俄罗斯自己生产不了,必须依赖进口,但能提供的国家寥寥无几。

举个例子。

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不听欧美招呼,趁机大量吃进俄罗斯的打折石油,还倒手赚差价,爽歪歪。

今年4月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达到了创纪录的168万桶/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六倍。

后果就是,印度对俄罗斯产生了贸易逆差。

在2022-23年的前11个月,印度对俄罗斯的出口额下降11.6%至28亿美元,而进口额则大增近五倍至415.6亿美元。

但三哥耍了一个小聪明。

被美国收拾的俄罗斯,不正要吵着去美元化嘛,印度马上响应,顺势推出了用卢比结算令。俄罗斯对印度光在去年就产生了大约332亿美元的顺差,手里一下子多出来一堆印度卢比。

卢比虽然不好用,好歹是钱,退一万步,起码买印度家的商品总该可以了吧。

但俄要失望了。

首先印度的工业基础本身就不怎么样,三哥家没多少好东西能提供给俄罗斯。

关键是---印度对俄罗斯还藏着掖着。比如俄方希望进口机械零件、电子芯片、医药制品、某些关键原材料等俄急需要的东西。而印度就是死活不肯卖,还搬出“美欧制裁令”来当借口,俄手里的卢比成了废纸。

没办法,俄罗斯只好终止了卢比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中国作为全世界工业产业最齐全的国家,几乎可以给俄罗斯提供任何商品,包括俄必须的一些工业制品。

重点是中国独立自主,不会听从任何国家的吆五喝六。

俄罗斯只能指望中国了,因此在一些方面开始松手。

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就能发现,近10年来俄罗斯在远东与东北加强经贸联系,基本都是在克里米亚事件被国际制裁后才逐渐落地的。

比如黑河大桥,打算1995年修建,结果到2016年才开始施工;同江大桥,打算2008年修建,到2016年才开始施工。

而俄乌战争后,中国因此受益的项目更多。

比如:1,俄不再反对中吉乌铁路建设,这条铁路是中国-中亚-西亚走廊的开端,筹备了2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获得一个1.4亿人口的市场。开战后一千多家外国企业撤出俄罗斯,从汽车机械到鞋子衣服,被中国产品取代。特别是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在俄市场份额达42.5%,成了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市场。

3,欧洲天然气和原料价格大涨,生产成本提高,许多欧洲企业加大对中国投资。2022年欧洲对华投资121亿美元,大幅增长70%。

4,俄罗斯油气对欧出口遇阻,不得不扩大对华出口,这有利于中国的油气及能源安全。比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直通大庆,中俄第二条天然气管道也已经谈妥。

本质上,这是俄罗斯在欧洲方向“失败”后向东方的妥协。

中俄联手后会怎么样?

背靠背不但相互减压,还能变被动为主动,向美西方发起战略反击。

比如---

中俄主导的金砖机制和上合组织。

金砖扩容后:

金砖十国总人口为36.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46%;

金砖十国总面积45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197个国家陆地面积的34%;

2022年金砖十国GDP总量为28.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合组织。

到目前为止,上合组织已经拥有中、俄、哈、塔、吉、乌、伊朗、印度、巴基斯坦9个成员国;阿富汗、白俄罗斯、蒙古3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国。

同时,上合组织已经横跨欧亚非大陆,国土面积总和为3672万平方公里,占到全球陆地面积的23%、欧亚大陆超过的五分之三,人口占世界一半、GDP占全球近三分之一。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作为对比,北约的人口总数为9.55亿,国土总面积为2684万平方公里。

目前上合组织的工业增加值已经持平北约,面积(纵深战略空间)和掌握的能源超过了北约。

特别是在金砖和上合中,伊朗的加入。

中东大国伊朗正式加入,标志着上合组织和金砖机制的影响力首次扩大到了海湾地区。

这样看,地缘上我们与中亚、中东连成一片了!

其中被美帝视为眼中钉的中俄伊,也是打破美霸权的顶流支柱。

美国的两位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和亨廷顿,曾分别从地缘政治与宗教文明的角度给美国政科们提出了一个警告——

“千万不能逼迫中俄伊形成事实上的联盟”。

但上天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中俄伊战略大三角在美国的“有意促和下”已经形成了!

金砖和上合组织扩容后意味着什么?

有了很强的反西方制裁和对抗的能力:

1,组织框架内的货物非常充足,比如有中国产能极大的工业品;

2,首次扩大到了海湾地区,能源充足,比如俄罗斯、沙特和伊朗的石油天然气;

3,中国的人民币结算系统CIPS,完全可以绕开西方SWIFT。

4,高端武器也充足,比如五代战斗机歼20还是055大驱机。

因为在这个组织框架内,几乎绝所有东西都不缺,也不愁石油卖不出去,西方再也没法像从前那样随意制裁打压他国了。

中美俄战略三角关系。

其实在二战后,真正具有全球战略玩家地位的只有中美苏(俄)三家。其他要么不具备这种实力,比如印度、巴西等地区大国;要么自己说了不算,比如德国、日本、加拿大等。

大三角关系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边倒向苏联,但很可惜,苏共没把中国长时间留在自己阵营,加上中国左倾激进,最终两国翻脸。几乎在整个60年代,我们凭一己之力左手打苏修,右手打美帝,同时单挑两个超级大国。

70年代苏联雄起,美国在越战陷入战争泥潭,我们意识到两霸至少争取一霸。在中苏发生珍宝岛、铁列克提冲突后,美国也觉察到争取中国的可能。于是基辛格、尼克松先后访华,中美进入一段难得的蜜月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个时间也不长,苏联侵略阿富汗后苏美国力此消彼长,加上美国政府被军工复合体绑架了外交,90年代初开始,美国又亲手把中俄撮合在一起,而现在中美关系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通过以上规律就会发现:

1,在这个三角关系中,谁被孤立,谁就会最终遭遇大战略困境和国运的崩塌;

2,谁能让其它两方处在敌对关系,自己居中从属状态,那么谁就能处于被拉拢和左右逢源的主动地位;

3,如果ABC三方实力由大到小排序,C无论挑衅谁都不会受到真正的惩罚,另外两家都把对方视为第一威胁。

比如苏联在珍宝岛冲突失败后,打算联合美国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问题。但这次轮到了美国的拒绝,因为此时美国最大的危险是来自苏联,不是中国。

所以在美苏争霸时,中国能在两大阵营间纵横捭阖就是得益于这种结构性优势;不过现在的中国,已经从大三角关系中的C成长为排行第二的B了,未来几十年,如果不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完全可能成为第一的A角色。

今天国力衰弱的俄罗斯具备了这种特征的保护,普京曾经说出“坐山观虎(中美)斗”一语,说明他已经察觉到在大三角关系中俄罗斯地位的变化。

最后对于我们---

不论是历史上的联美抗俄,还是现在的与俄抱团取暖,从大国博弈角度讲要有“度”,适可而止为国家争取最大利益,最起码不能因此受到伤害,毕竟清朝时北方领土被割的伤疤到现在还痛。

1000年前,北宋联合金国干掉了辽国,然后金国南渡黄河抓走北宋俩皇帝,顺便把北宋也给干了。

后来南宋联合蒙古报仇灭了金,然后蒙古铁骑开始打南宋,南宋勉强坚持了几十年也被灭了。

实质上,美帝和俄熊如同辽金蒙一样都不是善茬,我们一定要搞好平衡避免两宋的悲剧,发展壮大自己才是硬道理!

参考资料来自公众号 |点评校尉系列文章:

《深度 | 关于中美新冷战!》;

《海参崴,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俄罗斯与朝鲜走近” 背后的深层逻辑!》;

《深度 | 苏联解体那么多年了,西方为什么还不放过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