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首个涉侨(港澳台)公证服务联络点,即三水涉侨(港澳台)公证服务联络点揭牌。该联络点今后可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提供一站式的优先公证服务窗口,满足其多元化的公证需求,此举被视为三水区打造“湾区淼公证”体系最新举措。

近五个月来,三水区将打造“湾区淼公证”新名片确定为该区司法行政工作年度重点工作,当地围绕“放管服”改革,以“便捷、高效、优质”导向,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例如当地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清单,由原有的20项扩大至88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压缩出证周期跑出湾区“淼”速度

2023年以来,佛山市三水公证处共办理涉外、涉港澳台公证案件共1077件,服务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超2650人次。但在运作过程中,发现上述群体受到回乡次数有限、停留时间短、地理环境不熟悉、办证资料不齐全等因素影响,公证效率有待提升。

此次三水涉侨(港澳台)公证服务联络点揭牌后,将为三水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提供一站式的优先公证服务窗口,满足其多元化的公证需求,为三水打造“幸福侨区”提供公证智慧。

实际上,三水区打造“湾区淼公证”体系早在今年初就全面铺开,1月当地不仅出台《三水公证处关于打造“湾区淼公证”的工作方案》,还成立工作专班,确保公证力量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从‘减、扩、跑、专、联’五方面重点发力,明确具体措施及路径。”三水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通过区镇联动凝聚共识,将打造“湾区淼公证”新名片确定为三水区司法行政工作年度重点工作,其中当地将党建与打造“湾区淼公证”新名片深度融合,深化党员挂钩镇街公证服务点工作,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提升镇街公证服务能力。

因为突出“精准服务”主路线,从效果看,“湾区淼公证”体系已见成效。

例如针对春节前后港澳同胞返乡高峰期,考虑到港澳同胞停留时间短、地理环境不熟悉、收集资料难等情况,当地开通港澳服务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专人服务。

另外前段时间针对今年秋季招生入学,三水公证处在招生前期就与区教育局、各镇街进行入学抽签类公证事宜沟通,在本部及7个镇街服务点开设入学亲属关系专窗,为秋季招生入学学生办理亲属关系公证,其中3月专窗累计接待咨询群众130余人次,共办理亲属关系案件84件,其中72件当天出证,实现当日出证率85.7%。

多途径推进“利企便民”公证服务

在压缩出证周期同时,三水公证处还多途径推进“利企便民”的公证服务。

如应某银行需年前完成100多份催告工作的迫切需求,三水公证处采取“前置服务、延时服务”的方式,由5名公证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加班加点,分批及时完成了邮寄送达保全证据公证系列案,共出具公证书212份,为银行维护其权益提供公证支撑。

此外,该区深化“定点+巡回”公证服务,在全区7个镇街公证服务点全覆盖基础上,推动公证力量再下沉,即由挂钩公证员和镇街服务点公证人员组成的巡回小分队将公证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第一季度分别到6个镇街的9个村居开展“集中办理家事公证服务日”活动,共接待群众超250人次。

“我们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清单,由原有的20项扩大至88项。”三水公证处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地优化服务流程,比如在对接婚姻登记处时,将核查婚姻由“一周一核”提速为“一周两核”,压缩核查时长,加快出证速度,第一季度实现当天出证公证案件共115件。

“通过‘线上介绍+线下活动’策略,我们扩大了‘湾区淼公证’宣传力度,营造“‘遇事找公证’的法治氛围。”三水公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接下来将以打造“湾区淼公证”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减证便民提速”举措,持续提升公证利企便民服务实效,树立新时代公证行业优质形象。

南方+记者尹辅华

三水区司法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