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武德九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埋下了伏兵,等到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出现的时候,直接送给了他们一个“斩首大礼包”。

身为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见到自家老二竟然如此狠毒着实心有余悸,但识时务者为俊杰,他知道李世民的势力已成气候,再加上两个儿子已经去世的既定事实,为了自保,立即将李世民立为了皇太子。

李渊知道,这个儿子想要的绝不是太子之位,他害怕李世民会让自己去找泉下李建成诉苦,便慌忙将皇位传给了李世民,而他则开始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幽居生活,在宫中安心造小人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方面来说,李渊着实能算得上是封建帝王中为数不多的睿智之人,他拿得起,亦放得下,所以得以善终。

李世民如愿,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和其他皇帝刚即位一样,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和谐。

尽管如此,他的狠毒还是留在了历史之中,成为了无法更改的既定事实,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踩着亲兄弟鲜血上位的李世民的口碑并不差,这又是为何?

这是一位内李世民上位之后,一直在努力当个好皇帝,尤其是他对待功臣的态度,更是好的没话说。

自古伴君如伴虎,古代的臣子侍奉帝王,大多也是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会葬身虎口,不过在李世民手下的臣子,似乎并没有这层担忧,他当了皇帝之后,这些功臣也都得到了丰厚的奖赏,各个位高权重。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要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可当我们翻开功臣名单时,便能发现投靠李世民相当晚的尉迟敬德竟然排在了第七位,远远超过程咬金和秦琼。

那么尉迟敬德为何能后来居上?

弃暗投明

李世民行伍出身,他不仅能打仗,还能打胜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唐能立国,他功不可没。

一个好汉需要三个帮,李世民的成功,自然也需要众多好汉的帮衬,不然即便他是孙猴子,也蹦跶不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细说来,李世民手下的能臣很多,李世民年纪大了之后,老是会怀念这帮老兄弟,于是便在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建了一栋小楼,取名为凌烟阁,并且把他认为的功臣画像陈列其中,以供后世瞻仰,这便是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这24个人分别是: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和秦琼。

注意:

这一排名并不是按照姓氏笔画来排的,而是很刺眼的先后顺序,排名越靠前,功劳越大,获得的赏赐也就越多。

而排在前面的大多都是文臣,只是尉迟敬德似乎是个例外。

隋朝末年,尉迟敬德曾参与平定高阳民乱,因作战勇猛被授予朝散大夫,在刘武周起兵反隋后,又将其网罗到自己的麾下,担任偏将。

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刘武周便在突厥的支持下举兵南下攻打太原,勇猛的尉迟敬德则一直在前冲锋陷阵,多次大败唐军。

李世民很生气,便派殷开山与秦琼前去截击尉迟敬德,由于轻敌,尉迟敬德战败,后来在李世民的多次劝降之下,尉迟敬德终于弃暗投明归顺了李世民。

有勇有谋

尉迟敬德投靠了李世民之后,人生也坐上了特快列车,但作为降将,李唐朝臣自然无法欣然接受他,哪怕是那些本身也是降将的臣子,毕竟尉迟敬德实在是太能打了。

好在李世民是个用人不疑的英主,即便所有的臣子都怀疑尉迟敬德,他却始终对尉迟敬德信任有加,这自然也赢得了尉迟敬德的尊重和忠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让尉迟敬德真正成为李世民核心武将,还是由于玄武门之变。

在玄武门之变之前,不少大臣并不看好李世民,毕竟李渊还在世,李建成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太子,李世民也仅仅只是一位带兵的“王”,所以很多人选择了静观其变。

但是尉迟敬德并没有迟疑,他果断地站在了李世民的这边。

在密谋变乱时,李世民是优柔寡断的,无论长孙无忌等文臣怎么劝说,李世民始终没有没能下定决心。

这时候,尉迟敬德再次站了出来,他对李世民这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