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伙创业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股东:出钱不出力,出力不出钱,出钱又出力。
因为大家投入的方式不同,所以做出一份合理的股权分配方案,今天我就来教大家,合理的股权分配应该是怎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例:A、B、C三人成立了一家管理咨询公司,注册资本100万。
A:出资50万,不干活
B:出资50万,负责公司管理
C:不出资,但负责技术
按照我们以往的分配方式肯定会这样分配:A持股50%,B持股50%,C持股0。
股权患寡而患不均,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考虑“钱”得多少而得出持股比例,肯定是不对的。时间长了,干活多的有意见,出钱多的也会有意见,总之各有各的道理。
那么如何调整呢?就是从单一地“出资衡量股权”的模式中跳出来,股东协商以后确定人力或其他虚拟资本在公司发展中的比重。
比如,三人协商一致,资金在注册资本中占60%的比重,人力在注册资本中占40%的比重。
这样每个股东的持股比例就要参照60%和40%两个维度计算:

1、股东A:
资金股:50%*60%=30%
人力股:0*40%=0
即A的持股比例为:(50%*60%)+(0*40%)=30%
2、股东B:
资金股:50%*60%=30%
人力股:70%*40%=28%
即B的持股比例为:(50%*60%)+(70%*30%)=58%
3、股东C:
资金股:0*60%=0
人力股:30%*40%=12%
即C的持股比例为:(0*60%)+(30%*40%)=12%

我们作对比看下:
如果只考虑资金,三人的持股比例为:
A持股50%、B持股50%、C持股0
此比例下,在公司长时间发展过程中,资金影响越来越小,干活多的股东会认为自己付出更多,但得到的少。
如果考虑资金、人力等总投入,三人持股比例为:
A持股30%、B持股58%、C持股12%
此比例结合了三人的总投入,不仅考虑资金,还考虑资源、能力、作用等虚拟投入,相对平衡。
不同的公司股权结构也不同,只要切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股东全部同意,便可以实施。

同时,为了避免兄弟合伙,仇人散伙,许多规则一定要白纸黑字写清楚,需要签订:
1、《股东合作协议》:要明确规定股东的出力和出资情况,避免后期因为分红或责任推诿扯皮 。
2、《保密协议》:防止股东身在曹营心在汉,把公司机密泄露给他人 。
3、《竞业禁止协议》:防止股东被同行挖走或出去单干,成为公司竞争对手。
4、《一致行动人协议》:在表决上必须与你达成一致,无条件的赞同你,保证公司有一个能绝对说了算的人,快速做决策。
5、《退出协议》:避免股东坐享其成,吃大锅饭不干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