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浓眉大眼的天河卖地也不灵啦~

前两天,金融城区东区、世界大观四期地块竞拍,接二连三终止。

当然你可以说,拿地的决定因素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况且宇宙中心的宅地,楼面地价都是四五万起拍,总价更是随便就10多个小目标。

但对比一下“五一”前楼盘不惜花费9位数以上,竞赛式官宣为小区引入名牌书包,只能说“身体太诚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有一家的官宣海报有两版,大家自己看↑。还有两家,也官宣了“蹭到”隔壁小学生名牌书包,这里图就不放了。

01 千万富豪也不够用了?

上次我说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卖地乃财政之母的事(注意!土地财政将翻开新的一页,别急着把房产从篮子里拿掉),现在这一现状正悄然开始改写。

但,回到眼下,楼市下行,卖地不畅,这真是个问题。

所谓房地产,如果说房代表楼市,地就是代表地市。

前两年,由于前端的楼市不断传导回只有宇宙中心最香的信息,天河推地也就不断加强。

出让的宅地,后面又不断变成房子。现在天河的新房供应,真的足够多了。

我动手去数了一下,目前天河在售的新盘超过20个,另外还有新拿地待售的若干。

并且,无论是基于市场以置换、改善为主的置业趋势,还是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大户型、大平层,基本成了天河新盘的标配。

翻了一下数据,截至4月,天河区商品住宅的库存有五六千套,去化周期约20个月。

并且套均总价过千万

只能说,即使“是天河就购了”叫得响亮,但奈何,现在市场上的千万富豪也不够用了。

所以别笃信现在只有大户型才能买,认为大平层就是天菜,才是新周期yyds之类的论断。这些只不过是营销需要而已,一切还是由供求关系、市场上的饱和度和购买力决定。

02 只剩下名牌书能吆喝了?

最近天河这一波名牌书包的操作,的确颇为吸睛。

原来铁板一块的小区配套学校竟能挤进省市属名校、楼盘竞相官宣名牌书包、大卖名牌书包房,都能得到默许,就已经大大突破了尺度的天花板。

这意味着什么?

搁以前,楼市也好、天河也好,能吆喝的东西很多。

随便晒一下账本,经济实力就摆在那里。

但今年第一季度广州GDP增速仅3.6%。(与燃油车、房地产两大市场需求不足不无关系)

天河区增速3.55%也说不上亮眼。

再有就是,以前说一下打鸡血般的新规划利好,也能把大饼画好。

不过,这回金融城卖地搁浅,就有点打脸。

人口,就更别提了。

虽然现在广东、广州还确确实实是全国人口大省、人口净流入的一线城市(手动点赞)。

但广州市刚公布的小学招生计划中,小学一年级纷纷缩招,幼儿园的报名人数更是悬崖式下跌……

所以,现在还能让人肾上腺素上升的,只剩下正在鸡娃途中的这届家长了,谁叫软肋还真的存在呢?

昨天有点手痒,去查了一下最近天河几个全新盘的网签(截至5月14日):

观樾(湖樾花园),取证282套,网签66。

都荟天珺(珠珺邸)取证52套,网签12。

西派天河序(雅序苑)取证220套,网签38。

这么一看,大家的情况还真差不离,最好的去化20%+,最差的20%-。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楼价一涨,遍地刚需;楼价一跌,刚需消失。

所以啊,最后的夜壶,这时不拿出来用,更待何时?

君不见,在强对流天气的加持下,尽管广州最近雷暴大风频频,但最终家长的能量还是战胜了恶劣的天气。周末的各大小学校开放日,依然人从众。

我还听说,在有些城里、县里直接把老城好学校的老师全部调往新区的学校,这样一来等于给学校搬了个家,有利于促进新区楼盘去化。

直接将学校搬到新区的,也不是没有。

03 小区名牌书包到底香不香?

最后说点个人观点。

小区配套名牌书包到底有多香?又或者说配套了名牌书包的楼盘是否更值得入手?

我先泼点冷水。

买房后最终收获Buff叠加的业主们,肯定是开心的。不然现在买房总是被挖降价、保不齐交付、减配、货不对板等等各种大坑,的确需要对冲一下。

但也有一些过来人家长会直接指出,直升和摇号入读的,跟通过选拔入读的,根本不是一个level,因为初中的分层教育都有一种叫ZDB的存在。

而选拔靠的是实力,而非钞能力。

所以在各群热议书包房的时候,最后总免不了有人会跳出来做总结:小学阶段的学习,更多地是靠家长,而不是靠学校。

但话又说回来,由于始终存在信息差,现在还处于热衷追求书包房的家长,他们的信仰是不会动摇的。

我当年也是单单冲着天河区XSC对口直升一点,义无反顾选择了天河。现在也不会有后悔这一说。

那么,楼盘配套名牌书包到底有没用?

当然有啦,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靠自己的能力冲进省市属和区龙头,书包房就起到了比护城河更深、安全垫更厚的作用。

再者,目前城市总体发展的趋势就是向东、向南。天河不用说,这两年,黄埔区对于教育的投入和取得的成绩大家都看得到。

尽管小区配套的名牌书包的确都是新学校,但现在教育资源的传导,首先就是从具有碾压优势的硬件开始的。

再者,是对更注重子女教育的家长和师资队伍的虹吸。假以时日,一定会发力。

老城区教育资源的优势肯定还在,但未来会逐渐被稀释。

如果说,现在买房真的要学会和长期主义做朋友的话,选择天河等非老城区的名牌书包房也是一种长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