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人:孩子妈妈

孩子年龄/性别:16岁/女孩

指导老师:郑芳芳老师及其团队

情况介绍

北京安定医院诊断焦虑抑郁伴有精神病性

常有幻听幻视,情绪反复无常临近休学状态;

母亲焦虑无助,父亲不愿承认孩子有病,埋怨妈妈;

孩子和父亲拒绝沟通。

我今年 42 岁,是一个高中女孩的母亲。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想不通,我女儿究竟为什么会抑郁。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读着全省排名第一的重点高中,家里吃喝不愁,连袜子都不用洗,还有什么好烦心的呢?怎么就得了“抑郁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反映孩子有恐怖、敌对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我看到了一个小姐姐,她叫我去死”

我是一名全职妈妈,丈夫做销售工作,他平时很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几乎是我一个人负责。

2021年,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

老师在电话里说希望我能去学校和他当面谈谈。

按照班主任的说法,我女儿常和班里的同学发生口角,闹得宿舍鸡犬不宁。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接到类似的电话。

从小到大,女儿虽没在学业上让我操过心,但她人际关系却总是处理不好。

尤其在高中住校后,她几乎每通电话都会提到自己被同学欺负了,被室友孤立了。

我不以为然,批评她道:

“跟一个同学搞不好关系,可能是别人的问题,如果跟每个同学都搞不好关系,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这次的访校一如既往,依旧是以我对女儿的责骂和对老师的道歉告终。

从那时起,她的“求救”变得愈加频繁,电话那头的状态也越来越歇斯底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自我成就感低,说话颠三倒四

直到某天深夜,她竟然把电话打给了家里的老人。我们夫妻俩这才有些担忧,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把她接了出来。

陪读后,我发现女儿似乎变了一个人。

她变得无心学习,高一期末考试竟然考到了年级1500名,要知道,全年级才2000个人!

当时初升高时,她可是学校唯一一个考上这所省重点的孩子。

反观现在,她成绩跌得这么厉害,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就这样的成绩,别说重点大学了,连本科都够呛。

女儿也害怕考不上本科,在高一升高二的分科班会上,她瞒着我擅自报了美术。

通过艺考走高考风险大花费又高,我知道这件事后快要气死了。

我连忙上网搜资料,去学校找老师,想知道美术生未来的发展如何,经过多方了解、求证,再加上女儿的软磨硬泡,我终于妥协,同意女儿学美术。

自从转到美术班之后,女儿表现得愈发奇怪,喜欢上了穿黑色衣服,整天戴着一顶帽子,口罩也是能不摘就不摘。

更蹊跷的是,她竟然出现了幻听、幻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出现幻觉

那是一个周六的上午,她突然在房间里大喊“别说了”“你给我出去”,我以为有坏人撬窗进了她房间,我急忙抄起家伙冲进了她房间。

进去之后,只见她蜷缩在床上,被子捂住头,整个人瑟瑟发抖。

我环顾了一圈,一个人都没有。

我拉开窗帘检查窗户,窗户明明关得严严实实,而且还反锁着。

我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拍了拍盖在她身上的被子,问她怎么回事,她猛一哆嗦,尖叫了一声,才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

她哭着说,“那一个穿白裙子的小姐姐又来找我了,这次她不是劝我吃药,而是劝我去死!”

我看了看周围,四下连一只苍蝇都没有,更别说穿白裙子的小姐姐了。

我问她小姐姐长什么样,没想到,女儿真的可以描述出来,好像确有其人似的。

她说小姐姐长得又高又瘦的,头发长长的,都快及腰了。

她又跟我说:

“中考前2个月,我总听见撕纸片、玻璃碎掉的声音,一开始我还以为自己因为没睡好听错了,可后来幻听的次数越来越多。

再后来我就看见了这个小姐姐。

起初以为是自己眼花,后来又见过几次,我就把她当做自己的保镖了。

那时候,我考砸了她会安慰我,我生病的时候还劝我吃药,怎么这次就要让我去死呢?”

我吓坏了,但女儿的奇怪表现还在继续。

她变得嗜睡,畏光,一到周末,便躲在房间里昏天黑地地睡一整天。

我一拉窗帘,她就大嚷大叫。

我还发现,有的时候,她会无意识地抠自己的手指,抠得指尖上遍布伤口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些都有可能是严重心理问题的表现,只觉得失望又困惑——她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把她培养进了这么好的学校,她为什么那么不让人省心?

家里的气氛变得沉默又紧张。

偶尔,我还能在深夜听到女儿房里传来的哭声。我试过进门安抚她,却被她大呼小叫着赶了出来。

女儿到底怎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我可能病了”

一天,吃晚饭时,她突然说,“妈妈,我觉得我有抑郁症。我想去看医生。”

我有点懵,“小孩子瞎说什么?你怎么可能有抑郁症?”

但她的语气很认真,像是深思熟虑过的。

我慌乱地打断了这个话题,让她不要胡思乱想,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于我而言,“抑郁症”是一个极其遥远而陌生的词。

在我模糊的印象中,这似乎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只有受过重大打击的人才会沾上。

女儿小小年纪,能受什么打击?

但回想起女儿最近奇怪的表现,我还是决定带女儿去北京安定医院查查看。

难道,我的孩子真的病了吗?

去了医院后,医生让女儿先是做了全身常规检查,又做了各种量表,医生还单独对孩子进行了谈话。

最后的结果竟然是焦虑抑郁伴随精神症状!

坦白说,女儿确诊后的那段时间,我的心情很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咨询师教孩子妈妈处理好情绪

我看似被迫接受了她患病的事实,但至于她患病的理由我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一个小孩子,跟同学拌几句嘴,怎么就病了呢?

相比于反思原因,我更关心的是,既然有药可治,那么,她吃完药是不是病就好了?是不是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但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断断续续地吃了几个月的药后,女儿跟我说,她想休学。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 10 月 6 日,国庆假期的倒数第二天。

那天晚上,聊起两天后返校的事情,她的情绪突然崩溃。

“妈妈,我干脆休学吧,反正我在学校每天都像行尸走肉一样。我有诊断书,学校是可以让我休学的。”

听到这话,我脑子里“嗡”地一声,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在女儿治病的这些日子里,我从来没想过要让她放弃学业。

要知道,她们学校每年高考的本科率都在 98% 以上。这么好的学校,怎么能说不上就不上了呢?

再说,她现在学美术已经落下了不少文化课,休学的话功课不就越落越多吗?

为什么别的孩子能抗住学业压力,只有她扛不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番争论之后,我还是没有答应她休学的请求,只是多为她多请了几天假,强行要求她继续上学。

虽然女儿幻听、幻视的情况有所减轻,但这断断续续地上学是不行的,要是这样下去,一年后的高考可怎么办?

我想知道,女儿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更想知道,我这个母亲要怎样做,才能帮她一起渡过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

2023年11月,我找到了一线生机。

我刷到了一篇公众号文章,作者主页里有好多跟我女儿情况相似的案例。

我抱着一丝希望,对接上了心理咨询师郑芳芳。

了解清楚女儿的情况后,郑芳芳老师向我提了两个建议:

其一,我在与女儿相处时,尽量少提要求,少做指导;

其二,她建议我和女儿一起,追溯一些过去的事情,向女儿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妈妈向孩子道歉

回顾过去,看到女儿内心的伤痛

我开始找机会和她聊一些她小时候的事。偶尔,她会有一搭没一搭地回我。

我们聊到她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孩子叔叔家的小表弟来家里玩,那孩子活泼嘴甜,我老公总是拿他俩作比较,希望女儿能比她表弟优秀一些。

女儿对我说:

“爸爸好不容易闲下来陪陪我,但他又嘟嘟囔囔地打击我,说我这不行,那不行,在他眼里我处处不如表弟。

妈妈,我真想变成男孩,这样爸爸就能多喜欢我一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咨询师指导孩子父母

我心头一惊,回想起女儿二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

我老公一直想要个男孩,不止一次跟我提过这个想法。

有次他在饭桌上再次提起这件事,女儿听了之后,猛一摔筷子,大喊道,“你们就是嫌弃我是个女孩”。

说完就跑到房间哭去了,两三天没在饭桌上吃饭。

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但我以前竟从来没听她抱怨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妈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一直以来,我和老公只会否定她、要求她、拒绝她、指挥她,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把自己的期许强加给她

我甚至从来没有夸过她聪明。

她就这样在我们的否定和打压下长大,而我却浑然不觉,以为自己在“为她好”。

她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完美主义,哪怕没有我的要求,她也会把自己逼到绝境。

原来是我们做父母的把她推远了

其实她什么都好,只是不太合群。

女儿美术班里有好几个学习不好、性格张扬,还跟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有关系的女孩。

有一次女儿因为说话得罪了她们,不仅受到过好几次对方的电话威胁,甚至她们还在学校跟女儿使眼神。

我知道这件事后,一直觉得这是女儿的错,不然人家不可能平白无故地欺负她。

我没有找到学校去,也没有拜托老师解决这件事,只是给女儿添置了很多设备——手机、电话手表、定位器、报警器......还给女儿报了拳击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在学校里遭威胁(指导方案节选)

如今回想起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冲突中,无论对错与否,我这个母亲从来没有站在过她的那一边,也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竟然没有想过要去问问她,你委屈吗?你孤单吗?你快乐吗?你需要朋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还能好吗?

No.1

先从改变家庭关系开始

郑芳芳老师指导我先从改变家庭系统的五大模式做起。

她让我把我和丈夫的亲密关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通过数幸福去发现爱人的优点,感受身边点滴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和丈夫关系变好

在郑芳芳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我们一周一次的家庭会议就正式开始了。

家庭会议主要分享每一个人在这一周里面感受到的幸福成长变化

解决这一周或者下周可能遇到的问题,讨论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等等。

还会在会后发零花钱,聚会,吃大餐,商量周末去哪里玩。

中间我提出来让大家一起有奖数幸福,女儿非常赞同。

现在每天女儿都会把学校家里感受到的幸福记在小本子上,周末我们一起分享。

当我看到老公身上的闪光点后,我对他越来越肯定、认可。

他也更有信心有决心去处理家里面的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当一个甩手掌柜。

我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少。

No.2

隐形介入到女儿

郑芳芳老师在帮助我们调整家庭关系的同时,还以我的老师的身份介入到女儿。

她帮助女儿认识到自己的消极思维模式,并引导女儿调整这些负面的思维,还教给了她应对焦虑、抑郁情绪的方法。

她建议女儿每天练习冥想、瑜伽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用积极的生活方式替代消极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咨询师介入家庭,和家庭共同制定咨询目标

No.3

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也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了调整,把女儿的责任和成长还给她自己。

可能是因为我和丈夫的关系不再剑拔弩张,女儿也变得稍微轻松了一点。

焦虑情绪减轻了不少,也更有力量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上学对她而言也不那么痛苦了

女儿开始慢慢参与我们的聊天,和我们一起吃饭,参与家庭会议,也敢出门了,年底的时候还和我们一起回老家过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能够很好地承接住孩子的情绪

2024年新学期,女儿主动提出想回到学校。

我知道,她很要强,想通过复学来证明自己好了。

但她现在,情绪只是好转了,没有幻听、幻视的现象,也没有自杀的念头了,但这并不代表着彻底痊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指导孩子妈妈

我劝她放松下来,回学校的事一步步地来,不急于一时。可她坚持要回去。

她回到了学校,中间除了感冒请了几次假,其他时间都在学校上学

现在,她在学校也有4、5个聊得来的朋友

复学后,女儿虽然还会在听不懂课、老师批评的时候伤心。

但在每一个关键节点,我都会和女儿在一起,陪伴她度过,接纳她的情绪,安静地陪着她流泪,帮她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

欣慰的是,女儿能够很快地从情绪中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能顺利上学

回想这段经历,女儿之所以能这么快好转,除了一直接受药物干预,也离不开心理咨询的帮助。

她经历了那么痛苦的过往,能走到现在,是非常了不起的。

她是我的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现在准备出国留学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