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董指导

OpenAI昨天刚放了一个产品大招,今天就又来了个大新闻: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宣布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这个决定,应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内”。

自从去年他和CEO奥特曼发生冲突,搞出了全球吃瓜的“宫斗、政变”后,双方合作关系的结束,就只是早晚问题了。

只是选择什么时候、什么方式,更加体面。对于此,奥特曼非常正式地发推表示遗憾、但感谢之类的客套话。

这充分说明了,信任就像纸张一样,一旦皱了、很难抹平。就像基金经理邱某荣,离职传闻已经遍地飞了,公司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些客套话,却不正面回应。

2、OpenAI研发与价值观

Ilya是公认的科学家,甚至被认为对OpenAI大模型的研发贡献更大,CEO奥特曼主要是推动商业化。

所以,市面一直传闻,OpenAI的研发实际上已经放缓了。

好比昨天发布的“GPT-4o”,就有人质疑,为什么还不是5。也有人认为,OpenAI现在发布的只是“库存”了,发一点少一点。

最新的产品HER,在发布会上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改变有三点:

最重要的一点,叫多模态。不只是简单的语音AI,而是可以看着视频画面,根据画面变化来改变交流内容的AI。第二点,AI的声音不仅更像人类,还可以变换语气、情感。第三点是交互更快,就像真人交流一样。

这几个特点综合在一起,简直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好的很好,坏的很坏。

好的一面是,情绪价值拉满。这个AI就是一个从不发脾气的伴侣、永远耐心辅导作业的父母,可以听老人唠叨一天还开心搭话的儿女,而且如果看到老人摔倒的话,还可以主动语音报告。非常诱人。

但是,也有很恐怖的一面,就是诈骗更难防、垃圾电话更多。以前说防止诈骗电话就是打个视频,现在,视频也不管用了,AI可以根据视频讲话了。这时候要辨别真伪,只能靠问一些私密问题、口令来确认了。现在垃圾电话打过来,听声音就知道是假的,未来更难辨别了,说不定能聊得开怀大笑都不知道是AI。

这么一想,AI发展太快、而没有价值观和法律约束的话,那就是给黑产升级武器,鸟枪换炮、收割加速。

所以,首席科学家发起“政变”时,就认为,奥特曼有重大隐藏,价值观不透明了。

不过从产品层面看,发布会毕竟是演示版本,有提前安排。OpenAI很有可能是“领先对手、但弱于现实”。

3、最郁闷的估计是谷歌。

这波AI浪潮,谷歌就一直被压着。产品发布慢、视频产品还翻车。于是,一直在寻思着翻盘机会。

这次发布新产品时,先是被OpenAI抢先一天发布产品,抢了谷歌产品预热的热度。

正式发布这一天,OpenAI又放出个大新闻,又要抢了谷歌的风头。

怎么谷歌也是“汪峰体质”了,上个头条这么难?

不过OpenAI痛失大将,谷歌应该也会压力小点了。

4、OpenAI的瓜,应该还没完。

OpenAI的发展,离不开微软送钱送资源;微软的产品提升,也离不开OpenAI的大模型接入。

但现在,OpenAI和苹果在谈业务合作,微软在加大大模型自研。MO组合,似乎也不那么牢固。

5、对国内有什么影响?

估计国内互联网从业人员,看到这个消息,更想问一句:

Ilya的竞业协议呢?这种级别都没有,我们小底层怎么都被卡得死死的?

-全文完

和董指导聊聊天

点个在看和赞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