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执法人员“碰瓷”执法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视频中,一名身着交警制服的执法人员竟在街头故意撞向一辆小客车,并随后做出夸张的“受伤”姿态,这一幕被摄像头完整捕捉,并迅速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开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间,网络上议论纷纷,质疑声、谴责声此起彼伏。不少网友认为,这不仅是执法行为的严重失范,更是对公众信任的极大损害,难道真的存在“专业碰瓷队”在公然挑战法律底线?在众多质疑声中,执法队伍的公信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就在舆论风暴愈演愈烈之际,官方迅速做出了回应。经过调查,涉事车辆被证实为非法运营的黑车,执法人员并非“碰瓷”,而是在执行公务过程中采取了不当手段。对于这一结果,涉事车主被立案调查,夫妻二人被拘留10天,而涉事执法人员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事件虽然得到了妥善处理,但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任何不当行为都可能对公众信任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其次,对于非法运营的黑车等违法行为,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能够在执法过程中规范行为、文明执法。

此外,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网络舆论时,应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网络空间虽然为公众提供了表达意见的渠道,但也容易滋生谣言和误解。因此,在接收和传播信息时,我们需要仔细甄别、理性分析,避免被不实信息所误导。

总之,执法碰瓷事件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公众也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共同维护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碰瓷式执法,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近日,网传“红河个旧一运政人员碰瓷式执法”,为此,记者采访了个旧市相关部门。据了解,涉事车辆为非法营运“黑车”。在执法人员告知将暂扣涉案车辆时,涉案驾驶员张某拒绝签字,张某丈夫李某南多次言语威胁恐吓执法人员,并欲掩护涉案车辆强行离开。为阻止违法车辆逃离,执法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了不当的处理方式。目前,个旧市联合调查组已对张某涉嫌非法营运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同时,视频中涉事执法人员已被停职处理。

这一通报指出了执法人员相关行为的性质,单纯看这一处理结果,也确实有执法人员被油盐不进的非法运营者拖入“淤泥”的既视感,但只要客观分析,有关方面潜意识中的一份委屈感似乎是立不住的。

此前,网上流传的这段“云南运管人员疑似碰瓷执法”视频,一度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车辆疑似拐弯汇入道路后,从马路旁冲出5名身穿制服的执法人员,车辆减速时,一名执法人员直接扑到了车辆前机盖上,随后翻了个身,此时录像中能明显地听到“啊啊……”的叫喊声。

执法人员如此和涉案人员“斗智斗勇”,连个人安危都不顾,有这个必要吗?照这个架势,今后执法人员岂不是不仅需要掌握依法执法的技能,还要掌握各种旁门左道?显然,这是极为荒诞的思路,相信绝大多数执法者都不屑于这么干的。原因很简单,打击非法运营,不能采取非法手段。事实上,“碰瓷式执法”不仅效率低下、有违执法精神,还因格调问题严重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形象,可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执法案例。换言之,碰瓷式执法,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发生在个旧的这一幕严肃地提醒公众,只要依法执法的意识不够坚定,在执法领域还存在不规范、不文明的土壤,执法乱象就很可能继续出现在公众眼前。

基层执法面临诸多难题,非法运营者的不配合,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为此常有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纠缠不清,引发争议。但执法难度再大,执法环境再复杂,也不是个别执法人员可以放弃执法宗旨、走入误区的理由。仍以前述事件为例,要想阻止违法车辆逃离,显然有的是正规的办法,并不是非得要和违法者比拼“下限”不可。当然,涉案车辆此前曾出现过类似非法营运的情形,这类违法者往往具有特别的手段和戾气,应对起来确实很麻烦,有时还会出现危险情形,但这种情形恰恰说明,处理此类违法者,需要从长计议,需要制定更为谨慎、妥善的方案。单纯和其“斗狠”,反而显示出准备不足、办法不多的深层次问题。这显然值得当地有关部门举一反三地检讨、总结,全方位提高执法者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意识,而不是仅以让相关人员停职了事。

当然,针对非法运营的治理,向来牵涉多层面民生难题。涉案车辆何以一再违法运营,个中缘由也值得探究。如果涉案者是因家庭困难,不得不藉此寻找生计,那么,相关部门在严格依法处理的同时,是不是也能对其生存状况多加关心,乃至帮助相关人员从事正当营生?这种思考并非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