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这样一对充满传奇色彩的父子。父亲是我党早期的领导人、开国元勋,建国后官至副国级;儿子则担任过辽宁省委书记、电子工业部部长,后也官至副国级,如今88岁仍在工作……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能猜出这对父子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李维汉、李铁映父子。

那么,他们有什么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李维汉,想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是湖南长沙人,早年曾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并在此与毛主席、蔡和森等人相识,由此走上革命道路。

1919年,时年23岁的李维汉背上行囊远赴法国勤工俭学。旅欧期间,他与赵世炎、周恩来等一起组建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并负责组织工作,1922年回国后经毛主席、蔡和森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

从这个时候起,李维汉在我党的领导下,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48年9月,中央城工部改名为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即“统战部”)后,由李维汉担任部长一职,由此开启了他长达13年的统一战线事业。

事实上,在此期间,李维汉也曾先后担任过多个职务,比如中财委副主任、国务院第八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但其本质上主要还是集中在统一战线方面,为我国的统一战线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除了工作出色外,李维汉同志一生不谋私利、光明磊落、艰苦朴素,一直以来都是“廉洁奉公”和“实事求是”的典范,更是全党全军学习的榜样。

而在父亲李维汉的影响下,其子李铁映也非常地优秀,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做起,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了副国级领导干部,如今88岁高龄仍在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铁映,1936年9月出生,他是李维汉和第二任妻子金维映所生。

众所周知,金维映是我党早期的共产党员,其革命经验丰富,年仅26岁便成为了上海丝织业工会和上海工会联合行动委员会的领导人,1931年前后与邓小平结为伉俪。

然而,艰苦的革命斗争致使两人长期分居两地,很难见上一面,加上发生在1933年5月的“邓、毛、谢、古事件”,更是宣告了两人的缘分走到了尽头。

那时,金维映已经被调到中央组织部担任组织科科长,而李维汉时任组织部部长,不久后,两人便结为了革命伴侣。

不过,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也没有太久,生下李铁映后不久,金维映就调任抗日红军大学女生大队大队长,而后又调任陕北公学生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然而,长期的革命斗争致使她积劳成疾,1938年春不得不前往苏联治病。但遗憾的是,苏德战争爆发后,金维映不幸牺牲在了敌人的炮火中,年仅37岁。

金维映牺牲后,李维汉于1942年再婚,娶了当时陕北公学的一位女干部吴景之为妻,后生下一子李铁林(曾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总的来说,李维汉的这两个儿子都非常地优秀,尤其是李铁映,他19岁入党,后前往捷克斯洛伐克卡理士大学物理系学习,回国后在国防部十院十三所任技术员。

李铁映工作勤勉认真,深受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欣赏,短短4年的时间,他就做到了室副主任。

特殊时期开始后,李铁映曾一度受到冲击,职位一直没有变动,直到1972年恢复工作后,他才得以擢升,任四机部1424所一室主任。

在这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就先后被提拔为1447所总工程师、副所长、辽宁省科协副主席等职。但这不过是他“仕途”生涯的开端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1年后,李铁映正式迎来了自己仕途生涯的迅猛发展期,在此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就从沈阳市委书记先后升到了辽宁省委书记、电子工业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等职,标准的副国级干部。

2003年3月,时年67岁的李铁映还被选为了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而如今的李铁映已经是88岁高龄了,但仍担任着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的总顾问,继续为城市的改革开放、建设和管理服务发光发热。

值得一提的是,李铁映的妻子秦新华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她曾担任过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会长、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等职,其在任期间,为推动我国优生优育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其实,秦新华还有另外一个“特别”的身份,她是我党早期领导人秦邦宪的次女。

而这个“秦邦宪”,就是曾担任过中央政治局常委、红军野战部队政治部主任,后在遵义会议上被解除党的最高领导职务的——博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