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也就是我们期待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要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三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就有了不一般的意义,因而十分引人瞩目。那么,在党的历史上,三中全会是从哪一届党代会开始的?何时召开?主要研究什么问题?

三中全会是指中国共产党某届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不同历史时期,三中全会对处理、解决新形势提出的新问题,贯彻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1928年党的六大开始形成召开中央全会的制度起,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50年间,中国共产党只召开了4次三中全会,即六届三中全会、七届三中全会、八届三中全会、十届三中全会。

1930年9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这是党史上的第一次“三中全会”。会议通过了《关于政治状况和党的总任务议决案》《对于中央政治局报告的决议》《组织问题决议案》《职工运动议决案》等。会议对于停止执行李立三“左倾”冒险行动起了重大的作用,但在思想上、理论上未能彻底清理“左”倾错误。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1978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共召开了9次三中全会。

作者:张丽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孙哲

目前160000+人已关注我们,您还等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