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狭义上看,这场战斗仅持续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宣告结束,但是广义上来看,由此引发的中越边境的矛盾冲突却断断续续持续了十年。

在此期间,我军战士创造了不少经典作战案例,其中“712炮战”就是非常出名的一场重炮弹战役,此次战役还被收录在美国西点军校的经典教学案例之中,就连普京也感叹:“此战之后,无人再敢与中国交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712炮战”究竟为何能有此特殊的意义,它的过程又是如何呢?

“712炮战”背景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各国陆续恢复了表面上的“和平”,然而这层“和平”的幕布之下暗流涌动。美苏两大超级强国之间的博弈,自然而然席卷了不少国家,中国和越南也不例外。

《中美联合公告》发布之后,中苏关系极速下降,为了遏制中国,苏联将目光转向了越南。而此时的越南在经历了统一之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苏联,并成为其刺向中国的一把利刃。

1975年越南抗美战役结束以后,黎笋作为越南代表人正式上台。然而,上台以后的黎笋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胡志明在位时期的方针策略,开始在国内推行极端左倾主义,甚至在苏联当局的支持下,公开声称越南对中国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止1978年12月底,越南境内20万华侨被以各种暴力以及非暴力手段驱逐出境,而中越边境的矛盾冲突事件也越加频发,直至后来,越南当局甚至撕毁协议,侵占我国我国南沙群岛将近98%的岛屿,至此,中越矛盾到达顶峰。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不过令世界各国较为意外的是此次战役仅仅进行了一个月就宣告结束。

面对已经落败的越南军队,党和国家还是希望越南政府能够及时悔改,所以我军在秉承了友好互助,宽容大度的大国风范之后,顺利退军,以此向越南当局表示中国的诚意和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中国的善意并未让越南当局心怀感激,相反,在他们眼中,这是中国部队对他们的妥协。于是,在此后的十年期间,中越边境矛盾依然频发。

“712炮战”进行时

1984年4月,松毛岭战役打响。我国14军第40、49两个师向老山、者阴山发起进攻,当天下午,这两处阵地就被我军顺利占领。

我军部队收复老山之后,越南军队不甘失利,准备秘密进行反攻。然而,因为战场上的接连失利,越南境内对国内“主战派”质疑声不断,为了缓解越南当局压力,此次战略反攻的成败与否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越南方面特地与苏联取得联系,在双方的秘密谋划之下,“北光计划”诞生。由于“北光计划”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我军指挥在得知此事后,便立刻意识到该计划绝对是针对我军的一次大规模武装战略计划。

但是,无论我军情报人员如何探听,却始终未能得知“北光计划”的具体内容,为了不陷入被动,我军指挥部开始从国内不断调集充足的武器装备以及炮弹,希望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来应对敌人的奋力一搏。

根据记载,为了应对“北光计划”,我军大概调集了800多辆车辆,武器炮弹不计其数,甚至连当时十分先进的英国雷达都被紧急送往前线战场,截止到战斗前夕,我军大概布置了超过30万枚的地雷,85毫米以上的身管火炮共有174门,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迫击炮和掷弹筒,甚至夸张的是,前线的每一门火炮都准备了3个基数以上的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为了减少士兵伤亡,以及充分震慑越南当局,我军指挥部决定此次战役以炮战为主,辅之步兵作战。

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武器装备严重落后,因此在很多国家眼中,中国军队依然是那个只有两三支普通枪的队伍,此次战役也是为了让世界各国看到中国的军事实力早已非当日吴下阿蒙。

于是,在刘昌友将军的指挥下,700门火炮整装待发,无数的炮弹也被一辆辆军车送上了战场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7月11日晚上11点50分,我军情报人员终于探听到越军电台的通讯信号,通过监测分析,情报人员得出越军部队即将行动的情报。

1984年7月12日,越南军队向松毛岭发起进攻。此时的我军指挥部早已经洞悉了越军的指挥战略,在简单的火力交接后,刘昌友将军一声令下,700余门火炮同时向目标阵地发射炮弹,第一轮炮击持续了大概20分钟的时间,越军阵地上几乎全部被炮火覆盖。

一向对自身实力颇为自得的越南军队在如此密集的炮火进攻下,也只能纷纷逃窜,面对此情此景,他们几乎升不起任何反抗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轮炮击之后,越军阵地遍地尸骸,即使有侥幸躲过炮火攻击的士兵,也被周围的惨状下破了胆子。

为了一战打响我军的军威,也为了中越边境的彻底安定,在刘昌友将军的指挥下,二轮炮击紧接着发起,越军阵地再次被炮火覆盖,无数士兵就这样倒在炮弹之下。

多年之后,曾亲身经历过这场炮击战的越南老兵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心中依然充满恫吓,他说在那样的炮火之下,每个人显得那么渺小,无论是上过多少次战场的老兵在那样的炮火下,也只能束手无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炮战最终以战争打响的日期命名,即“712炮战”。“712炮战”结束之后,根据统计,我军在此次战斗中一共发射出了3400吨炮弹,如果除以当时的炮兵人数,大概每位炮兵最少都发射了13吨的炮弹。

这场炮战的前线照片传到国内后,就连叶剑英元帅看完后,也不禁感叹,自淮海战役后,再未见过如此多的敌军尸体。

在“712炮战”中,我军从7月12日凌晨战斗至深夜十点半左右,炮弹声从未断绝,相反,对面的越南军队在当天下午四五点左右火炮声就已经慢慢变小,直至完全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越发生矛盾冲突的这几年中,越南在战场上的重火力武器主要依靠苏联的援助,不过,众所周知,讨来的毕竟不是自己的,越军在作战时,武器炮弹一直不够充足,但是因为此前我军也并未凭借武器优势对其“赶尽杀绝”,所以他们对我军的武器装备也未有过多重视。

“712炮战”之前,我军与越军交锋时虽也有重火力武器参与战斗,但是却始终没被越军放在眼中,越南军队中的很多指挥人员都是在中国学习的作战方法和战略战术。

中越两军数次交锋中,越南军队也多以游击战的形式与我军部队进行交战,因此他们也忽略了当时的中国军队完全有能力独立地撑起一场以重火力武器为主导的炮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凭炮火攻击,“712炮战”之中就有大约3000越军阵亡,其余伤亡人数不计,可以说,在如此火力之下,越军毫无还手之力。

“712炮战”准备期间,还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因为当时前线战场所需要的炮弹装备实在太多,战场上的运输车辆不够,只能紧急请求边境附近的人民群众帮忙征集可使用的车辆。

我国人民在听说是前线部队有需求,几乎都当仁不让地加入帮忙的队伍中,有车的出车,没车的负责打听哪里有闲置的车辆,当时有一位满载药材的老板在听说这件事后,也毫不犹豫地将车连同加之四万元左右的货物都交给了我军部队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后两国关系走向

“712炮战”一战成名,不仅让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的越南彻底看清了中国军队的军事实力,也让当时的世界各国以崭新的眼光重新看待中国。

对于越南而言,此次战役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故步自封的“自傲”之气,也使之认识到中国的军事实力为各国所知。之后,两国边境虽偶有摩擦,但最终并未上升到兵戎相见的局面。

1985年5月1日,越南黎德寿在庆祝越南统一十一周年的公开庆会上,正式表达想要和中国重新恢复友好邦交的关系。这一举动也是自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越南当局首次在公开场合上正式表达想要与中国重新交好的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方面对此也表示了期待,之后为了表示中国想要维护世界和平的强烈意愿,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百万大裁军”顺利推行,这也大大减轻了越南方面对中国军事方面的压力。

普京在谈到松毛岭战役中的“712炮战”时,也不由心服口服地对其表示了肯定,他亲口说道:“此战过后,世界无人在敢与中国开战!”事情也果如他所说,此战之后,中国在世界各国之中一战成名,自此,属于中国的蓬勃时代正式开启。

参考文献:

《对越自卫反击战》 选自《自卫反击战》主编:唐涛 2005

《“两山”轮战》 选自《中外战争故事(上册)》 主编:张鸿海、之丹 2001

《鸿雁》 作者:魏世新

《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选自《中共黔西党史人物》由中共黔西党史人物研究室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