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住个院,这么多专家来看我,这次治疗真的贴心又高效!”

58岁的张先生(化名)提起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筹)的治疗体验赞不绝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八个专家为我定制方案”

不久前,他因黑蒙晕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其颈动脉开口处已经完全闭塞,远端狭窄伴有夹层,需要由血管外科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同期神经内科再行颈动脉远端支架植入术。

“我住进来没多久,副院长蒋劲松教授就带着七八个专家过来查房,给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蒋院长向张先生一一介绍:“这位是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利宏,这位是神经内科主任助理史宗杰,这位是内分泌科主任武晓泓……”

经过一系列体格检查、床边联合查房会诊后,蒋院长表示,张先生的病情属于复杂型的全身泛血管病变,他患有糖尿病十多年,血糖一直没有严格管理,需要内分泌科予以围手术期血糖的严格管理。并且,他有20余年的吸烟史,全身心脑血管多处硬化闭塞,心功能III级,需要心血管内科提供治疗方案,保障手术安全。手术期间更需要麻醉科的保驾护航和肾功能保护。

因此,张先生的整体治疗方案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参与,药物治疗、血糖血脂血压管理、介入治疗等协同作战,而这场“战役”的总指挥就是浙江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筹)

经过精心的准备,第二天一早,张先生接受了手术。首先由蒋院长带领的血管外科团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接着由史宗杰行颈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后,在泛血管中心团队的精心管理下,张先生血糖平稳,心功能改善明显,颅脑功能无卒中表现,最终顺利出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劲松(中)在手术(资料图)

泛血管中心(筹)

突破单器官研究和治疗的局限

浙江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筹)由蒋劲松副院长牵头,联合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肾脏病科、内分泌科、血管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外科、介入医学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等多个学科,突破传统单器官研究和治疗的局限性,围绕复杂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一站式检查检验、整体综合评估、横向跨专科联动、慢性病药物管理、疾病预后随访等,建立个性化一站式疾病管理模式。

类似张先生的病例在泛血管中心(筹)还有很多:

1.

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人群

2.

确诊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人群比如有冠心病、卒中/TIA、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包括主动脉瘤)、冠状动脉或其他血管重建手术、冠脉造影、颈动脉超声和CTA发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人群

都建议启动泛血管筛查!

在5.18血管健康日来临之际,浙江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门诊开诊,周一上午血管外科主任助理陈乐高副主任医师和周五上午虞聪副主任医师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血管服务,大大减少患者来院次数和住院天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患者来说

泛血管中心(筹)的建设还能……

优化原有诊疗流程

通过一站式疾病管理模式,将原本单个器官的筛查转变为综合危险因素和多血管病变的评估和危险分层。通过理、工、生、医多学科交叉融合,针对住院手术患者和累及多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转诊或联合诊治。

优化传统管理模式

改变原有“头疼治头,脚痛医脚”以及“重诊治,轻预防和管理”的传统模式,采用综合管理、整体评估模式,横向跨专科建立多科室联动的筛查体系,纵向全周期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危险分层。

优化疾病管理降低终点事件率

对患者采用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规范管理,涉及预防、筛查、评估、治疗、康复和随访,从而极大改善患者预后。

血管健康义诊

5月20日上午,血管外科将开展血管健康义诊活动,推出20个专家义诊号、20个普通号,有需求的市民可在自助机、医院窗口等挂号就诊~

文 | 赖秀秀 审 | 蒋劲松 编 | 马梦迪

部分图片来自摄图网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