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旧故麻袋

“撤档停映”

是指电影上映后,

因各种原因取消了原先的上映档期,

推迟上映。

——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热的“五一档”收官,整体票房高达15.27亿,超出去年同期,但意外的是由杨幂、于谦、田雨、余凯磊、李九霄主演的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因票房低于预期,宣布撤档。

“电影撤档”这事虽不是什么新鲜事,但2024年确实过分到可以被誉为是“电影撤档元年”,有多过分?年初“春节档”的八部电影半数撤档有目共睹,在热门扎堆的节假日,打不过就跑,属实不算什么光彩事儿。

如果说是电影还未上映前撤档,还能说的过去,不过就是看“神仙打架”,自己换个时机再上,可你说电影都正常上映好几天了,只是因为排片和票房不佳就“跑路”,吃相未免太难看了些,且不说这电影之后上映能增加多少新票房,单看“上映后撤档”对观众、影院、片方来说都会产生不小的困扰,这事做的就不地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提前关注今年“五一档”的朋友有没有发现,在之前的官宣电影中,有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在五一节前宣布撤档了,这部电影就是已经释出预告,且预告看着还不错的《小倩》,估计是看到又是王一博、又是杨幂、又是口碑俱佳的日漫剧场版,觉得时机不佳,提前撤出,这样的做法,叫审时度势,叫时机未到,提前撤档,或许影院排片和片方宣传会产生困扰,但这电影来说已是损失最小的“撤退方案”。

而且“撤档”对于还未上映的影片来说,反而增加了观众对电影的好奇心,倒也是一种有效宣传,常用于国产动画电影,最典型的就是《大鱼海棠》,每年定档撤档,大家都翘首以盼,虽然上映后的口碑两极分化,但票房收益确实不错。

但上映之后撤档和上映之前撤档又是“两码事”,虽然都是撤档都有影响,但正式上映后下映,再选择新档期二次上映,不仅伤害了观众的感情,还扰乱了市场。而且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并不能让电影赢个漂亮的“翻身仗”,反而因为电影上映后前期的口碑影响加上撤档后的不自信,观众反倒不会选择二次进入电影院观看。

数据是最好的证据。今年“春节档”撤档的影片均已二次上映。

《红毯先生》撤档时累计票房8000多万,改档上映后最终也才9000多万票房,只增加了1000多万票房,未能过亿;《我们一起摇太阳》撤档时累计票房9000多万元,改档上映后最终票房2.76亿元,虽然看着新增很多,但比起韩延导演的之前两部作品,这部电影的票房并不理想。

本来是为了后续发行提供缓冲和铺垫,希望能给电影带来一线生机,但每个月都有新电影上映,你不能保证未来的某天上映是否会遇上“黑马”、“神作”或是“硬茬”,而且这里面的沉没成本远比想象中的要大。所以“上映之后撤档”,不是什么优秀决策,倒更像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我们当然也明白,电影是商战,“撤档重映”是为了避开混战,争取更大的排片空间,这里面的底层逻辑就是为了商业竞争下的及时止损。但谁也无法保证,“择日上映”的二次宣发成本能换来票房的大爆发,本以为是“续命”,结果也很可能只是“死的慢一点”而已。

“打不赢就跑”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因为“跑了也不一定能赢”。

片方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找准电影的定位和时机,在该出手的时候出手,别都挤在几个短短的假期。

电影出不出彩,票房能不能打,除了电影本身的质量要过硬之外,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希望“撤档”不会成为电影圈未来的常态,既然上映了就接受现实,让中国电影业态良性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