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水稻移栽的黄金时期。在岑巩县思旸镇板桥村水稻田间,几十名村民正在田里忙碌着,扯秧、运苗、栽秧,田野间呈现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农耕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我家种了6亩多的水稻,收成还是可以的,今年我又多种了几亩。为了早点完成秧苗移栽,今天还多增加了4个人来帮忙,上午就可以栽完了,希望今年有好的收成。”板桥村村民张建德乐呵呵地说。

“我们村今年种植水稻200亩,预计每亩产量300斤左右,总产量可达6万斤。”板桥村党支部书记杨汉勇介绍道,“为了帮助群众就近就业,我们每天都会邀请村里面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来帮忙,每人每天有100块钱的劳务费。今天我们请了35个人,按照当前栽秧的进度,预计5月中旬可以完成全部秧苗的移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思旸镇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土地增效,牢牢守住粮食生产数量红线和质量底线,奋力写好思旸镇粮食生产答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今年以来,思旸镇共发展水稻制种3605亩,涉及10个行政村,预计年产量108万斤,该产业预计全年可带动周边群众务工3万人次,务工收入达350万元,土地租金180万元,预计全年可实现总产值1080万元。(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光莉 通讯员 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