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医疗保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要建设法治国家,强力推进依法治国,最近十几年,社会保险法的落实相对来说比较到位。用人单位会为员工在职的时候缴纳五险,有些地方甚至连公积金都强制缴纳;五险一金可以为在职职工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但是在退休之后,退休职工能依靠的只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了,所以这时候医保的重要性更是凸显无疑。

然而,对于许多退休职工来说,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退休时并未缴满规定的医保年限,因此面临着补缴医保的问题。那么,退休时补缴职工医保是否划算?退休后个人账户定额划拨,能否回本?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观点:医保是我国的基本保障制度,保费相对较低,但保障范围却非常广泛。只要缴费年限达到要求,就可以享受终身医保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对于退休职工来说,补缴医保是一种非常划算的选择。通过补缴医保,他们可以确保在退休后能够继续享受医疗保障,减轻因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最开始的时候,我国实行的是公费医疗,很多单位和企业都有自己的医院,员工在里面就医是免费的。但是后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提升,医疗需求的释放,原先的公费医疗已经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了,所以国家参照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在1995年试点,1998年正式运行的职工医保,通过20多年的发展,截止到2023年底,参保人数已经高达3.7亿人。国家医保局在2018年成立之后,为了建立更加公平的医保制度,对职工医保的缴费年限进行了规定,一般来说,现在都是规定男职工最低缴费年限要满30周年,而女职工最低缴费年限要满25周年。达到退休年龄时,缴费满这个退休年限的,就可以办理医保退休,没有满的,差几个月就需要补几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有人可能会担心,退休后个人账户定额划拨是否能够回本。实际上,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根据相关政策规定,退休职工的个人账户将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定额划拨。这意味着,即使退休后不再继续缴费,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仍然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划拨,用于支付医疗费用。按照现在的规定,退休后是定额划拨的,划拨金额大概在每年1千元左右,但是后续不会涨。

因此,从长期来看,退休职工通过补缴医保,可以确保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回本的目标;并且补缴后是不需要缴纳居民医保的,每年可以省下数百元的居民医疗保险费。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优化。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医疗保障的投入力度,提高医保待遇水平。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退休职工在享受医疗保障方面的待遇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从政策层面来看,补缴医保对于退休职工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职工医保的筹资金额远比城乡居民医保要更高,所以说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是要比居民医保高不少的,基本上同等级的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最少高10%左右,三甲医院甚至差距可以达到20%以上;这种情况下,万一患病需要治疗;花费10万医疗费用职工医保就可以多报销2万元,待遇好太多了。

总的来说,退休时补缴职工医保是一种非常划算的选择。通过补缴医保,退休职工可以确保在退休后能够继续享受医疗保障,减轻因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同时,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优化,退休职工在享受医疗保障方面的待遇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当然,在做出选择时,退休职工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