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社会,很大程度上进入金钱社会,什么事都用钱说话,有钱凡事好说,无钱,就只能在一边凉快去了。人们的这种心态,感觉好像就是近几年出现的,以前人们普遍崇尚互助友爱、无私奉献,而现在一切得靠钱引路,确实变化还是挺大的,感觉人的心境变了,不知这是社会进步呢还是人心不古呀?

市场经济是讲求效益的经济,对投入与产出都有计算与考量,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有别于自然经济时代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搞经济不计算投入产出,那是不行的,也是低级的。但在社会生活中,把一切都效益化就让人难以接受了,比如人情往来,我给了你多少,你就得有同样的表示,使原本的友情变成了利益互换,就变得失去应有的意义,所以,现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利益化、功利性了,为此,一些年轻人提出不再亲戚往来,我看在下一代人身上,这可能会变成现实。

农村曾是社会的净土,在农村人们之间相互帮忙是最平常也经常发生的现象,但现在不行了,人们都挺忙的,再没有人意愿给人帮忙,有事得出钱找人,一天多少钱还不一定就能找到人,因为大家都忙于挣钱没有闲功夫,这样生活生产的成本就高了,办事也就艰难了,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

在城里居住的人,更是步步离不开钱,相对于农村人来说,城市居民生活得更艰难,钱不好挣,却花钱的地方多,所以在城里,人们谈得更多的就是如何能挣到钱,而且挣钱的方式越来越花样翻新。没有技术、没有工作的人,在城里真的不好混。“长安居,大不易。”这话现在真的还有针对性。一些城里人现在还挺羡慕农村人的,起码不用抬脚动腿就要钱,但现在还是没人愿意去农村,农村的人正在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对农村的虹吸现象越来越厉害了。

在这种情形下,面对人们的一切向钱看,只能担心与忧虑,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国家人口基数这么大,这个问题确实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希望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能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给大家指条可行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