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以数量众多、实力出众闻名,但头部企业的数量和营收、利润仍与海外巨头存在较大差距,2024年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10强里,中国仅宁德时代上榜位居第6,但其高达11%的利润率居该领域企业之首。从宁德时代的遭遇可以看出,中国零部件企业在产业链、技术、设计等方面都已经做得足够好,但顶级头部企业的缺失或将影响在该领域的产业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暴增,数据显示,我国已有1000多家电池企业与近300家电驱动企业、近400家电控企业在“三电”赛道上竞速,整体体量不小,但龙头企业未能脱颖而出,还需要时间整合,品牌力和议价力未达预期。

新时期,主机厂探索“全栈自研”给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传统的零部件巨头因此普遍业务下滑、内卷加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顶级头部企业矩阵,在海量市场上聚合力不足。汽车行业信奉长期主义,但有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未必能等到全面获利之时。

2023年,我国的100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里有16家实现净利润翻番,80%的企业实现净利润增长,仅不到10家企业亏损,且多在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产品附加值不高是其盈利下降的关键。出口则是企业取得漂亮业绩的重要因素,2023年,我国汽车零配件出口总额接近900亿美元,同比增长9%,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趋势呈不可逆转的态势。

但对出海的执念和对订单的极致追逐,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软肋之一,与中国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争相布局泰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不同,拥有广阔市场潜力的印度并非投资布局的佳选。但是,特斯拉和印度携手打出了一张明牌,特斯拉宣称将在印度耗资百亿建厂、印度宣称将为电动车制造大国并给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如果说中国整车厂对此持观望态度,那么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则对此持纠结态度。

特斯拉的潜台词是鼓动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到印建厂为其提供配套,就像在中国上海和墨西哥一样。特斯拉可以坦然享受超脱的待遇、无惧印度的各种没收政策,但中国企业显然不在印度的豁免名单之上,中国智能手机无偿帮助印度建立产业链的教训在前,现在轮到中国企业无偿帮助印度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了,诱饵就是特斯拉印度薛定谔式的订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并非没得选,国内新近出台的以旧换新政策在利好整车企业的同时,也将让汽车零部件企业受益,从而进一步提振汽车产业。

是在国内以研发加持产品力继续内卷下去,还是到高风险区域市场追寻随时可能被没收的产线和利润,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做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