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理财小工具”

免费领取“40个赚钱工具资源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好,我是简小保~

上周在小区门口遇到了邻居,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爷叔一边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一边撑着伞。

正好是一个下坡道,轮椅差点没刹住,我赶紧帮忙拉了一把。

爷叔谢了我好几遍,我被谢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就说平时有需要帮忙,也可以叫我。

没想到这几句安慰的话,让爷叔开始大倒苦水:

老奶奶是爷叔的妈妈,今年87岁,七八年前查出了小脑萎缩,慢慢地说不清楚话,没办法自己吃饭、穿衣; 爷叔的爱人、兄弟都不在,照顾老人的事情压在了自己身上; 本来儿子可以搭把手,但明年孙子小升初,儿子一家就搬出去住了。

虽然家里雇了白班保姆,每天会过来做顿饭,稍微打扫一下卫生;但老妈的吃喝拉撒,还是得靠爷叔主力照顾。

01

小保很理解爷叔的辛苦。

我上小学开始,我的外公就处于失能状态了。

不仅要喂饭、擦洗,还要一直给外公翻身和按摩,因为长期躺着,肌肉会萎缩,骨骼和关节会压破皮肤生褥疮。

照顾外公的大人,常常陷入崩溃:

比如刚换好衣服、床铺,外公就拉尿了; 比如起初有点着凉,但因为已经丧失表达能力,家人发现发烧送医时,已经发展成肺炎了。

这个过程中,最令人感到难过的是:无论你对失能老人付出多少,都难以看到任何好转的迹象,只能靠亲情和责任感支撑一年又一年。

一边是每年两三次病危的失能老人,一边是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同时还要工作;回顾外公患病的十几年,我问妈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妈妈说「各凭良心,硬熬」

02

对失能家庭来说,钱是一个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缺乏人手

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第四次老年人生活调查》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

但养老护理员仅30万名,养老机构床位缺口900余万张;90%的失能老人护理都只能在家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第四次老年人生活调查》

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照顾失能老人的第三方机构,然而报价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北京一家养老服务机构给出的报价,半失能老人每月护理费6000-7000元,全失能老人每月护理费8000-10000元,失智老人每月护理费不仅超万元,而且如果病情太重人家还不收。

基于这种大环境,国家看到了这块民生需求和现实状况,打算用社保的方式来解决一部分问题。

所以政策端,推出了「长期护理险试点」。也就是从试点开始,坊间一直有传闻,说社保的五险要变六险了

但对大多数朋友来说,这个「长护险」仍然是比较陌生的领域。它到底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长期护理险,是国家针对失能老年人,需要长期照护时提供护理费或护理服务的保险。

比如,晚年生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或受限时,就可以申请失能护理,在享受完护理服务后,用长护险对护理费用进行报销

目前,全国已经开展了49个长护险试点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中国政府网(2020年最新试点城市名单)

根据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截止2023年,长护险参保人数约1.8亿人,累计支出基金约720亿元,平均报销水平在70%左右。

那么,普通人如何参加长护险?

从本质上说,失能老人的护理属于医疗服务,所以很多试点地区的长护险都与医保直接挂钩

现阶段,试点地区基本要求参保职工医保的人要参与缴纳长护险,但各地有所不同(建议大家直接咨询当地医保局)。

以上海为例,是按照用人单位缴纳职工医保缴费基数1%的比例,从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中调剂资金;按照月薪一万来算,一个月不到10块钱,而且还不需要我们自己掏钱

如果是城乡居民医保则根据其人数,按照略低于第一类人员的人均筹资水平从居民医保统筹中调剂资金。

长护险怎么用呢?

我们还是以上海的政策为例。

1)需要提出评估申请:可以拨打12333或者962218咨询,也可以在「上海人社」APP进行查询。

2)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护理等级共七级(正常、照护一级、照护二级、照护三级、照护四级、照护五级、照护六级)只有被评为二级至六级的参保人才能享受长护险待遇。

3)享受护理服务:被评为二至六级照护等级后,不同的人还需要满足不同的条件才能享受长护险待遇:参加职工医保的参保人,必须要办理完退休手续之后才能享受,参加城乡医保的参保人,必须要满足60周岁以上才能享受长护险待遇。

具体享受的护理方式也因人而异,一共有三种:居家护理(报销比例90%)、养老机构护理(报销比例85%)、住院护理(按医保报销规定执行)。

4)费用结算:长护险的费用采用的是报销制,提供护理服务的机构先记账,然后机构和长护险基金直接结算,最后再由失能人员承担自费部分。

举个例子:生活不能自理的张阿姨,每周需要护理7个小时,自己请护工每个小时需要支付80元,如果用长护险报销,以后张阿姨的护理费就只需要自费8元钱了,一年就能节省2万6千多…

03

除了和医保挂钩的长护险,还有一类「商业长期护理险」

「商业长护险」主要有3类功能:一是储蓄,二是发生失能后倍数级赔付,三是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相当于保险公司帮忙联系相关护理人员,给一部分折扣或者前几次免费,超出次数后,依然需要用户自己付费)。

看着复杂,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老李在40岁时购买了A款税优长护险,每年交2400元,连续交10年,总保费2.4万元;

由于是税优险,购买后可进行个税抵扣假设老李月薪一万元,适用税率10%,那么实际上每年保费成本为2160元(2400元-2400元*10%个税扣除=2160元)。

如果老李在62周岁发生了失能,无论是因为阿尔兹海默症、脑中风等疾病原因导致的,还是因为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意外所导致的;能拿到6.3万元的护理金(相当于所交保费的3倍)

计算内部收益率,IRR达到了6.59%。

如果老李一切正常,用不到失能责任,那么也可以选择退保单的现金价值,62岁这一年能一次性退回36425元;IRR达到了3.19%。

老李的工资越高,抵扣的个税税率越高,保费成本也就越低,IRR也就越高。

不过,我并不建议大家闭眼入「商业长护险」

市面上的长护险很多,能像我举例的这款进行个税抵扣,帮我们拿到超高收益的,不太好找。

另外,每一款产品的核保尺度(事关我们能不能买)、失能标准、不同年龄发生失能的赔付标准,都不一样。

比如,某B款和某C款产品的赔付标准赔付倍数一样,但算到实际能拿到手的钱(现金价值或失能赔付),C款都要高一些,那咱们肯定要优先选C款。

所以,最好还是个案个议,根据年龄、预算、保障的侧重来制定匹配自己和家庭的需求。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啦~

最近很多朋友在后台咨询「长期护理险」,文章篇幅有限,「医保长护险和商业长护险到底该怎么选」,「长护险买在谁身上收益最大」等具体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码参加我们为期4天的「养老·长护险」实操营;我们会在群内为大家进行详细解答。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