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丨燕馆儿

昨天看到一段视频,直接把我看乐了。

视频显示,一名身穿“交通执法”制服的执法人员,从很远处扑到已经减速的车辆引擎盖上,然后翻个身,唉哟唉哟地直喊疼。

冲卡、妨碍公务、车撞执法人员,按正常剧情司机估计得喝两壶了。但让执法人员没想到的是,这一幕被车上的行车记录仪全拍了下来。

然后司机用魔法打败魔法,公布了这段碰瓷式执法视频。于是我笑了,你笑了,他也笑了,最后全国人民都笑了。只有涉事执法部门铁青着脸,怎么也笑不出来。

据媒体报道,事发地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G553国道,视频中执法人员个旧市运管局工作人员。舆论曝光后,个旧市委市政府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介入调查。

根据当地回应,事发当日个旧交通运输局正在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发现张某偷跑网约车,为此决定暂扣车辆。但张某态度恶劣并辱骂执法人员,同时通知丈夫李某前来救场。

随后李某驾驶视频中车辆赶到,多次言语威胁恐吓执法人员。当执法人员发现李某准备驾驶车辆掩护妻子张某车辆逃匿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了不当的处理方式。

目前,个旧市联合调查组已对张某涉嫌非法营运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同时,视频中涉事执法人员已被停职处理。

公告的意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懂。如果没看懂,我翻译一下就是,涉事车辆非法跑网约车被查到了而且还不服从处理,并有辱骂威胁执法人员的行为。执法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所以才出此下策,不得不采取这种碰瓷式的处理方式。

恕我直言哈,回应还不如不回应,解释还不如不解释,还不如直接承认错误。视频中的执法人员真的太有损公职人员形象,太败公信力了。

我说三点,供大家思考:

第一,什么叫紧急情况?

从视频中可以发现,涉事车辆速度很慢而且已经减速,执法人员本来离车头很远,看到车辆减速瞬间戏精上身,直接迎上来扑到车顶盖上翻滚。

调查组的调查是只听交通部门单方面说辞,连现场视频都不看的吗?现场紧急在哪儿?说人家又是辱骂又是威胁的,能否也公布一下执法记录仪,不能空口白牙吧。

第二,什么叫执法不规范?

这可不是什么执法不规范,而是耍赖式执法,碰瓷式处罚。记得云南去年就曾开展过交通执法专项整治,其中碰瓷式执法就是重点整治内容之一,但这次又是故伎重演。

司机违法可以依法进行处罚,但绝不是碰瓷执法的理由。也不能因为人家曝光了你们的丑行,就对黑车法外重罚。执法变成耍无赖,这才是让人悲哀的地方。

第三,什么叫停职处理?

这么一件严重影响执法机关形象的丑闻,最后竟然只是内部处理,确实有点说不过去。这种分工明确、动作熟练的剧情,显然不是第一次。

辱骂威胁执法者,并驾车冲撞执法人员,这可不是罚款那么简单,认真起来是要负刑事责任蹲大狱的。如果没有行车记录仪,说得清楚吗?赤裸裸的陷害啊。

所以建议当地好好查一查这些年以“妨碍执法”以及妨碍公务罪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案子,看看有没有像云南这样没有行车记录仪被冤枉的情形。

最后说一点,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执法人员这么拼图什么呢?万一真的遇到头脑不冷静的一脚油门顶上来,不死也废了吧,何必铤而走险?

当你了解交管部门的架构设置就明白了。一个县级交通局,有公路局、运管所、执法大队等好几个执法二级机构,每个机构就要养几十上百人。

那么全县交通系统就得有好大几百人要吃饭。但他们身份不是公务员,甚至不是事业编。钱从哪里来?就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路就吃司机。

怎么吃?罚款。只有拼命地罚款才能养活机构、养活自己。但现在执法越来越透明,能用的手段越来越少了,最后只能碰瓷,只能以权谋利。

燃气自来水公司都悄悄调表耍流氓了,运管部门怎么办?也有老婆孩子要吃饭啊,只不过这次演的过于出戏,被发现了。

愚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去臃除肿,砍掉所有的二级机构合并为一个综合执法部门,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不仅运管部门,我们各领域的管理边界都太宽了,养的上下流人员都太多了,到处都是制服,反而严而不肃。

法律最大的对象是人性,法治最大的障碍是权力。

(PS:请大家关注燕馆视频号,每天分享生活感悟,人情世故,愿与你共鸣。感谢关注支持!)

-End -

一个温良有爱的良心铺子!

每天都有好物推送,良心满满

售后微信:1985263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