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小县城里,父母都是普通的国企职工。虽然家境不算富裕,但从小就教导我和弟弟要勤俭持家,不浪费一分一毫。

我叫刘大伟,今年65岁。我的妻子王红英比我小5岁,是个彬彬有礼的好妻子。我们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刘丽和小儿子刘强。女儿今年38岁,在市里一家外资公司做财务经理,月薪过万。儿子今年35岁,在本地一家国企上班,薪水虽然不高,但勤勤恳恳很让人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我不小心把存折拍照后发给了女儿,本来是想把存折拍给儿子看的。存折上清晰地显示,我和老伴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了60多万存款。

当时老伴在旁边说:"老刘啊,你这不是把存折发错人了吗?"

我连忙解释道:"没事没事,发错了就发错了,省得我们再单独发给丽丽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过多久,女儿就打电话过来了,语气很不耐烦:"爸,你们老年人有那么多存款做什么?自己都快70岁的人了,就知道攒钱!我看你们是想把钱都留给弟弟吧?"

我连连解释:"丽丽啊,你可别多心了。这些钱是我和你妈辛辛苦苦攒下的老本,将来等我们生活不能自理时,就用这些钱领养老院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你们要把钱都给弟弟,自己去养老院?那我们辛辛苦苦赚的钱怎么办?你们就这么狠心对待我们吗?"女儿似乎完全误会了我的意思。

我正犹豫着该如何解释,这时儿子打来电话,似乎已经从妹妹那里听说了这件事。

"爸,您别太担心,我会好好劝劝姐姐的。您和妈辛苦积攒下的钱,自己用着才是正常的。将来如果真的需要我们赡养,我和姐姐会尽力而为,绝不会亏待您老人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儿刘丽一直认为,父母有这么多存款却打算将来把钱都给弟弟,自己去养老院,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作为独生女,她从小就被视为家里的掌上明珠,上学时学费用品无一不是父母千方百计给她最好的。可是现在父母却对弟弟更加偏袒,这让她感到非常委屈。

她不停在心里嘀咕:"我们一家人这么多年辛苦赚的钱,凭什么要全都给弟弟?我们辛辛苦苦工作赚钱,不也是为了给父母一个安稳晚年吗?他们老年痴呆了吗,竟然想把钱都给弟弟,自己去住养老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姐姐完全相反,儿子刘强一直把孝顺父母视为重中之重。他认为,父母辛苦一生就是为了子女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将来子女也应该孝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他暗自思忖:"爸妈年纪那么大了,身体就是个宝。他们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钱,自然是为了将来的养老费用。姐姐总是斤斤计较,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我们应该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将来有余力的话再接济他们,岂不是更好?"

晚上,我对老伴说:"听说丽丽误会我们的意思了,她以为我们把钱全给强强,自己去养老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伴无奈地摇摇头:"是啊,丽丽就是性子太急太直,脑子往歪处想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把存款分给两个孩子也未尝不可。"我突然说,"等我们真的上了年纪,让孩子们分担一些赡养费用,也是他们应尽的孝道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伴点点头:"那我们就平分给他们吧,免得日后还产生矛盾。"

"爸,你们就是狠心,居然想把钱全给弟弟!我们一家人那么多年的血汗钱,你们就这么不公平吗?"

我连忙解释:"丽丽啊,你可真是个老糊涂虫!我们哪有把钱全给弟弟的意思,我们是想把钱平分给你们两个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那你昨天不是说要把钱留给将来住养老院吗?"女儿似乎还是没完全理解我的本意。

"你个小笨蛋,你把我的话完全理解反了!"我有些生气地说,"我的意思是,等我们真的上了年纪,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这些存款就可以用来付养老院的费用。平时的生活费用,还是要靠你们两个这些做子女的来赡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儿子刘强也赶来了,他连忙上前劝解道:"姐,你可别生父母的气了。他们的本意是好的,只是没说清楚而已。咱们都是一家人,没必要大动肝火。"

"那你说,父母把钱都给你一个人,我是不是白操心了?"女儿显然还是很生气。

儿子说:"姐,你想啥呢?爸妈怎么可能偏袒我一个人呢?他们是想把钱平分给我们,这不是很公平吗?将来他们真的需要我们赡养的时候,我们兄妹再平分赡养费不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儿被儿子一番话说醒了,脸上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神色。她有些羞愧地说:"我真是太冲动了,把爸妈的好意全然理解反了。我以为他们偏心眷顾你,却没想到他们是想把钱平分给我们兄妹俩。"

看到女儿终于明白了我们的本意,我和老伴也感到非常欣慰。我拍着女儿的肩膀说:"傻丫头,你可得放下心中的那口气,别总是那么小家子气。咱们做父母的,怎么会偏袒你们这个孩子呢?你们是我们的骨肉,我们是一视同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伴也连连点头说:"是啊丽丽,你可别总是那么敏感啦。你看你弟弟就没那么大火气,人比人确实高出一等。"

女儿羞怯地点点头,脸上挂满了歉意的神色。

从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孝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沿袭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可见孝顺父母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只重视个人价值,追求自我实现,对传统的孝道观念已经没有太多认同了。就连我的女儿,也曾一度被金钱利益蒙蔽了双眼,完全看不到我们老人家的良苦用心。

幸亏我们有一个明理的好儿子,他不但自己做到了尽孝,而且还及时开导了姐姐的迷惘心理,让她意识到了孝道的重要性。否则的话,我们一家人恐怕要陷入长期的矛盾对立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我们这一代老年人与子女之间也确实存在一些代沟,导致双方在某些观念上有相当大的分歧。

我们老一辈人,大都渊源于传统文化,思想相对保守。我们重视孝道伦理,认为子女应该尽赡养之责;我们也比较节俭,希望把钱留给子孙后代。

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大都受现代物质文化的影响,追求个人价值和利益至上。他们觉得赡养父母是应尽的义务,而非出于孝心;他们也更加追求当下生活,不太在意为子孙们留下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拿我女儿来说,她一开始根本无法理解我们老年人省吃俭用的做法,只是单纯地认为我们是小家子气、贪婪成性。直到儿子的开导,她才意识到我们的用意是为了给子女们减轻将来的赡养负担。

这样的代际分歧是正常的,但如果缺乏相互体谅和沟通的话,就可能会像我们这样,陷入一场龃龉的家庭矛盾之中。所以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我们都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彼此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用理解和包容来化解分歧。

从那以后,女儿对我和老伴的态度彻底转变。她不但主动提出要分担我们的生活费用,而且也经常在节假日时陪伴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她儿女的孝心。

有一次,女儿高高兴兴地对我说:"爸,您和妈真是太不容易了,一辈子这么勤俭持家,才攒下这些存款。将来如果您们真的需要住养老院,这些钱绝对是不够的,到时候我一定全力以赴赡养您老人家!"

听到这番话,我和老伴都被女儿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我拉着女儿的手说:"傻孩子,你爸妈我有什么别的要求,只要你们儿女尽心尽力就够了。将来真的需要你们赡养,我们也会尽量简朴生活,不增加你们的负担。"

就这样,我们一家人重新建立起了融洽和睦的关系,彼此更加体谅关爱有加。

这件事给了我们全家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家人之间要多沟通,多体谅对方的处境和想法,这样才能避免产生无谓的矛盾和伤害。

作为子女的,应该学会尊重父母的人生价值观,体谅他们为人父母的艰辛;作为父母的,也要尊重子女的生活方式,不要固步自封地要求子女百分之百遵从。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构建一个和睦的家庭。

这次矛盾虽然让我家遭受了一些非常不愉快的经历,但最终通过大家的沟通和反思,我们学会了用更加理性、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彼此的分歧,这也许才是这件事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