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走路慢了点,还以为是脑梗,怎么想到会是帕金森呢!”赵大爷感叹道。

今年65岁的赵大爷,退休后他发现自己经常情绪激动、焦虑、便秘,后来走路速度也越来越慢了,但他一直没有太当回事,以为只是年纪大了。

一直到今年年初,邻居说走路慢可能是脑梗,这把赵大爷吓了一跳,于是赶紧让儿子带自己的医院检查,没想到虽然不是脑梗,却得了帕金森。

这让赵大爷觉得很诧异,不过是走路速度慢了点,怎么会是帕金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英国研究:走路快的人,普遍能多活15年?

走路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这是项非常好的运动,且老少皆宜,现在有很多人每天坚持日行万步来锻炼身体。你知道吗?正是走路这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与多种疾病风险以及寿命长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9年,英国莱特斯大学发表在《梅奥诊所学报》的一项研究指出,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普遍能多活15-20年。

该研究对英国生物数据库中的47.5万名中老年人进行了长达7年的追踪随访,期间共有12823死亡,研究人员对比了这些参与者的走路习惯,结果发现,走路快的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86.7~87.8岁,慢的为72.4岁;男性走路快的预期寿命为85.2~86.8岁,慢的为64.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研究室主任宋岳涛表示,走路快的人说明心肺功能较好。如果一个人的肺脏功能不好,走几步路就会气喘吁吁。这类人群走路的速度肯定快不了,预期寿命也自然不容乐观。

既然快走可以帮助延长寿命,那到底需要走多少步获取的效益更大呢?

《柳叶刀·公共健康》上发表过一项由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研究人员对15项涉及近5万人的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每日步数的增加过早死亡风险会下降,直至区域稳定。

研究指出,年龄超过60岁的人群,每日进行6000~8000步时过早死亡风险会开始稳定,年龄在60岁以下的人群,则需要每日进行8000~10000步才会趋于稳定。就算超过这两个步数之后,也不会给延长寿命带来额外的益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长期坚持快走的人,身体能收获5个好处

近年来,快走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多种显而易见的好处,不少快走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收获了益处。

1、快走降血糖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以4km/小时速度步行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明显下降。换算一下,男性约每分钟走路87步、女性100步,走路速度越快给健康带来的获益就越大。

2、快走能减肥

浙江省疾控中心曾对健走活动参与者进行体侧发现,参与100天的健走可让BMI平均下降0.47、体脂肪率平均下降0.7%、腰围下降1.86cm、体重减轻1.28k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快走能降血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研究人员在《临床高血压》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涉及802名受试者的研究指出,坚持快走3个月可让昂血压平均下降2~3mmHg。本身罹患高血压的患者,每日步行4000~8000步可让血压达到理想效果。

4、快走能降低患脂肪肝的风险

《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发表过一项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团队进行的研究,研究称即便是没有刻意减肥,每日快走25分钟也能让肝脏脂肪大幅度减少,减轻脂肪肝的发生风险。

5、快走能减少卒中风险

2020年,一项针对8项队列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相较于1.6km/小时的受试者,平均5.6km/小时的人群卒中风险会下降44%。随着步行速度的增加,卒中风险还会进一步下降,每增加1km/小时,风险会进一步下降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70岁后,走路有着5个表现的人基本能长寿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一般不建议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否则容易给健康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一般建议老年人选择舒缓的运动进行,走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走路时如果有这几个表现的话,说明你的身体很健康!

1、走路步态稳定

在70岁时走路步态依旧稳定,说明身体的平衡能力较好,肌肉力量也维持在相对良好的状态下。这类老人发生跌倒的几率较小,预期寿命会更长一些。

2、走路有节奏/步伐有力

步伐有利往往说明心血管健康较好、氧气利用率较高,说明老年人的骨骼和肌肉状态较好,心脏功能也很不错。这类老人在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控制一般都很不错,相较于同龄人身体状态会好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走路呼吸平稳

走路时可以保持匀速、快速,不会气喘吁吁的话说明心肺功能良好,有更大的机会可以获得长寿。如果只是走了一小段路就感觉呼吸加快、身体疲惫,多半与心脏、肺部功能差相关。

4、走路时腿不麻、不痛

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走路不会有腿麻、腿疼的症状,而一些罹患下肢血管、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走路的时候明显会有疼痛、麻木症状,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

5、走路时头脑清醒/浑身轻松

走路的时候体内的血液会更多流向四肢、心肺给运动供给,身体素质较好的人群运动后脑子会更加轻松,头脑也很清醒。而一些罹患心血管疾病、血栓以及脑功能不足的人群,在运动过程中会明显感觉胸闷、头晕脑胀,这样情况一定要尽早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路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看完文章的你从今天开始就要动起来了。同时在日常要多关注身体的表现,发现有异常的步速降低、走路腿脚疼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走路”真的有用!防治糖尿病,最佳步行速度是……》. 医脉通内分泌科 2023-12-19
[2] 《每天走多少步更健康长寿?柳叶刀子刊:不超过1万步》. Aging 2023-01-17
[3] 《每天快走25分钟,即使不减肥,也能干掉脂肪肝!》.杭师大附院代谢病中心 2023-04-1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