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庆续修中部县志》

卷二 祀典志·庙宇

轩辕庙

初神农母弟世嗣(世嫡;家世,后代)少典为诸侯,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感电绕斗而有娠,生帝于轩辕之丘,覆姓(由两个单字组成的姓)公孙,国于有熊,长于姬水,又以姬为姓。

帝纪:举风后、力牧、太山稽、常先、大鸿六相,而天地治。

《管子》云:黄帝得风后而明乎天道,故为当时;得太常而察乎地利,故为禀者;得苍龙而辨乎东方,故为士师;得祝融而辨乎南方,故为司徒;得大封而辨乎西方,故为司马;得后土而辨乎北方,故为李後。

《天文志》:轩辕始受河图,得其五要,乃设灵台立五官,以叙五事。命鬼臾蓲占星鬭(斗的异体字),苞受规正日月星辰之象,于是命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车區占风,捷录大成。大挠作甲子,容成作盖天,隶首作算数,伶伦造律吕,荣猨协月筩(tǒng),大容作咸池。

诸制器利用,难以枚举,浩浩乎文明之世也。

在位百年,年百十有一岁,葬于桥山,左徹(黄帝时期官员)立庙祀之,帅诸侯群臣岁时朝焉。

在桥山之西,宋开宝(宋太祖时期,968年11月—976年12月)中移建于此,元至正中王九皋重修。

本朝康熙十九年,知府王廷弼重修,寻复倾圮(qīng pǐ;倒塌毁坏)。康熙三十四年,邑侯(意指县令)李喧重修。雍正七年,邑侯何任详请重修。乾隆二十五年,邑侯巩敬绪详请重修,三十七年邑侯董延楷详请重修,五十五年邑侯罗南英祥请重修。嘉庆十二年,邑侯丁瀚现在详情重修。

岁仲春秋上甲日祀。天子嗣位、改元,及有大事告成功,则派遣大臣致祭。明太祖洪武四年,遣官祭告,御制祭文载《艺文志》。

注释:

鬼臾区:又作鬼容区,号大鸿。上古医家,黄帝臣,曾佐黄帝发明五行,详论脉经,于难经究尽其义理,以为经论。

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和历法制定者。

常仪:一称“常羲”,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月亮之母。

车区:黄帝之臣,占星气。

大挠:传说为黄帝史官,始作甲子。

容成:相传为黄帝大臣,发明历法。

隶首:黄帝史官,始作算数。亦借指善算数者。

伶伦:又称泠伦,是中国古代发明律吕、据以制乐的始祖,即中国音乐的始祖,为黄帝时代的乐官(《吕氏春秋.仲夏纪》)。

荣猨:也被称为荣将或荣援,是黄帝座前的大臣,与伶伦共同铸造了12个铜钟以和五音,荣姓始祖。

大容:黄帝乐师,作古乐曲“咸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庆续修中部县志·卷之二 祀典志·陵墓》轩辕桥陵。在县城北桥山上。帝纪: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湖,鼎成龙降,迎攀龙髯升天,其臣左徹抱弓而号,取衣冠葬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帝陵位于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古称中部县,后因黄帝陵而改名黄陵县。

《史记·十二本纪·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

据1807年(嘉庆12年)《嘉庆续修中部县志·卷一·山川》:桥山。县城北,沮水从山下过,故曰“桥”。今地形下,水由县城南绕而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1461年(明英宗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卷三十六 陕西布政司·延安府·建置沿革》:中部县。在州城南一百四十里,本汉左冯翊翟道县地,渠搜中部都尉治此。姚秦置中部郡,后魏改中部县,大统中改曰“内部”。隋属上郡。唐复改中部县,置坊州,宋仍旧。元废坊州,以县属鄜州(今富县)。本朝因之,编户二十四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沮河由西向东呈U形绕桥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桥山。清乾隆时期陕西巡抚毕沅曾题碑陵前,文曰“古轩辕黄帝桥陵”因是桥陵之称益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帝陵寝历代祭祀不绝。近代,随着殖民侵略加剧,民族意识觉醒,民众爱国热情高涨,黄帝作为五帝之一、人文初祖,获得来自官方到民间的大力推崇,成为中华儿女团结御辱的象征。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中共代表林伯渠,国民党代表张继、顾祝同、孙蔚如等共祭黄帝陵,毛主席亲撰祭文。

1942年,陕西第三区专员公署拟定《修建黄陵计划草案》。提出,因位于陕西蒲城的唐睿宗陵也称桥陵,未免混淆,遂改称“黄帝陵”。

据1944年《民国黄陵县志·卷首·序》载:本书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七月一日,由中部县政府出版,同月十七日,省政府准,内政部渝民三午文复电云:“关于贵省中部县更名黄陵一节,经呈奉院会转奉,国民政府备案,并另铸新印。请查照饬知。”本书谨将书签及内封面改题为《黄陵县志》,余因已印,概仍旧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正式改桥陵为黄帝陵。同年冬,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命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为整修黄帝陵庙,成立黄帝陵修建委员会,向社会募捐,扩建黄帝庙大殿等。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政府将中部县易名为黄陵县,更突显了黄帝陵的独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