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龚超

专栏:“龚评”(龚超评论)

最近,苹果公司最新的iPad Pro广告引起了广泛争议和批评。一方面,苹果这条广告创意被指出与2008年LG为其一款手机所做的广告之间高度相似,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该广告所展示的液压机将各种文化生活产品(如书籍、玩具、钢琴、相机和游戏机等)压碎的画面,是对创造力和艺术价值的否定和破坏,这一视觉表达方式虽然意在突显新产品的超薄特性,但其引发的负面反响说明了科技产品在宣传中忽视文化敏感性的危害。

笔者认为,可以从更多视角对苹果争议广告事件进行反思。

从科技对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影响这一角度来看,这则广告可以被解读为科技进步将取代传统文化和创意产物,因此,广告伤害了人们的文化情感,引发了广泛不适。在当今社会,虽然技术确实在重新塑造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例如电子书替代传统书籍、数字音乐替代传统音乐形态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新技术应该彻底摒弃或破坏传统形式。相反,科技的进步应当被视为与传统文化产品并行不悖的补充,两者可以共存,共同丰富人类的生活与学习体验。

在科技道德伦理方面,这则广告触及了一个重要议题——科技企业在创造新产品宣传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考量。广告中的视觉隐喻——通过破坏现有文化产品来凸显新技术的强大,可能会被视为一种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不尊重。因而,企业在推广其产品时应更加注重平衡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避免给公众传递出技术创新必须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的错误信息。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的出现确实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从阅读习惯到日常通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新技术的引入必须以消灭或否定传统形式为前提。事实上,更为理想和可持续的方法是寻找一种平衡点,让新旧可以共存,甚至是相辅相成,新技术应当被视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延伸和新的表达方式。例如,数字化为实体书籍和胶片摄影提供新的展示平台和保存形式,而非完全取代。对传统的尊重和融合,更有利于科技产品的社会接受度和市场渗透率。

此外,苹果的这则争议广告也凸显了在产品推广和广告策略中忽视道德伦理考量的潜在风险。由于广告内容引起了消费者和文化评论者的广泛批评,苹果公司不得不公开道歉并撤回了广告,这无疑给公司带来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这种情况警示着所有企业在制定市场策略和广告推广时,必须进行全面的道德和文化评估,广告中的创意表达如果未充分考虑到文化敏感性和社会价值,就可能会引发公众的强烈反响,从而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市场信任度下降,甚至可能面临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苹果公司的iPad Pro广告事件是一个有力的提醒,提醒企业在设计产品和市场策略时,必须进行全面的道德和文化评估,企业在推广其产品时必须综合考虑技术的影响力、文化的敏感性以及社会的接受度。

在科技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需要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方式。科技的进步不应视为对传统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威胁,而应被看作是一种可以和传统并行发展的力量。科技创新应促进而非破坏文化多样性,应尊重并融合传统文化,来增强其社会价值和市场接受度,从而构建起更加积极的品牌形象和社会价值。如此,科技不仅能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更能丰富人类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