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面对如此丰富多元的内容,该怎么设计课程、教材,又该怎样与已有的古代文学、古代哲学、书法等课程区分开来呢?这些都是课程建设不能不面对的问题。自从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以来,笔者一直在积极思考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明确课程内涵

究竟应该如何施教?也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人们很容易混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就是传统社会里的文学、书法、绘画、建筑、园林、文物、节日、中医、烹饪、武术等文化事项。如果仅仅停留在如此繁复的文化事项里,那么可教、可学的内容就太多了,自然就失去了教与学的严谨性和学科性。问题就出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定义得过于宽泛,导致课程内涵不确定。

文化传统则是蕴含在传统文化事项中的核心思想理念及其精神,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共理”。这在学理上有效解决了道和器、形上之学和形下之学混淆带来的问题。只要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就能举大以贯小、推本以至末,达到总原本以括流末、操纲领而得一致的效果。

所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其核心内容应该是蕴含在传统文化事项中的核心思想理念及其精神,而不是一大堆庞杂的文化事项。这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的课程属性进行规定。同时,也就有效区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与古代文学、书法等课程的区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其核心内容是文化传统,而古代文学、书法等课程的主要内容只是它的某一个方面。也可以说,前者是中国文化的价值教育,而后者是中国文化的知识教育,二者不能混淆。

明确课程属性

明确了课程的内涵、外延有助于施教,同时也解决了课程的属性问题,即通识性。也就是说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及其精神是中华儿女文化身份的标识。

我国古典时代的教育重点和核心正是文化传统(即价值系统),而不仅仅是传统文化(即知识系统)。例如,清代戴震说:“古今学问之途,其大致有三,或事于理义,或事于制数,或事于文章。事于文章者也,等而末者也。”戴震晚年把“理义之学”置于“制数之学”和“文章之学”之前,就说明“义理之学”的重要性。清代姚鼐说:“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则或至于相害。”这说明“义理之学”“文章之学”“考核之学”,实不“相害”而是“相济”,问题的关键在于“善用”。近现代马一浮说:“今当人心晦盲否塞,人欲横流之时,必须研究义理,乃可以自拔于流俗,不致戕贼其天性。”古人所谓“义理”即“实理”,也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核心思想理念,即基础性的价值理念。今日重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纷纭事项,更重要的是学习和延续文化传统。

丰富课程内容

教材的核心内容应该是文化传统,而不是传统文化,即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核心思想理念及其精神传统。也就是说,教材的重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而不是知识系统。

教材要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体系,即取彼碎金成我风格,不能是一盘散沙。不仅要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核心思想理念及其精神,还要理事兼申、体用相待、显微无间。也就是说,不但要下功夫把那些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具有生命力的材料,从浩如烟海的材料里打捞出来,还要把这些品色繁殊的材料精心地挂在思想之树的枝杈上,以便学生从中获得立人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不仅让学生多层次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还要让学生有多角度的理解。

教材要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所用,为学生提供精神资源,而不是提供一大堆与学生身心无关的古典知识。这就要选择经学、史学乃至谣谚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见解、益人神智的论理、鲜活的精神资源、生动的实际经验。值得一提的是,不要轻易地转述古人的东西,要尽量引用原文。因为原文体现了古人的生活方式、生命存在的风格,具有特有的性情、情韵、格调、意态和风范,是施教最好也是最直接的内容。有人担心学生读不懂这类文言文材料,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我国古代很多文献并不全都特别难读,大多数是容易直接了解其中的意蕴的。只要反复涵泳,义理和情韵自见。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铸学生性格和心灵的有效途径。

教材应做到通材、通识和通赏,也就是把思想义理、美德美育、诗词书画、华夏人物等打通,融贯为一体,细心地搭建成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花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琳琅满目的文献绝不仅仅是研究材料,而是伟大文化的血脉,是丰盈学生心灵的宇宙,是安顿学生精神的家园,学生气质因此而变化、人格因此而光明。

教材要图文并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用诗情画意来表达,使之生动活泼。选取经典案例时,尽量做到宽视域,即涵盖诗词、山水画、书法、建筑、园林、戏曲、工艺等方面。

总而言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绽放光彩,就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新喻妙譬、互文相足、甲镜摄乙镜、互映相发、触类圆览、积小明大、连类互证、举大贯小、本末兼顾,反象以证、顺解逆解,借邻之光、执简驭繁、手挥目送、交互往复、四面围攻。目的就是化解空洞、沉闷和僵化的教材流弊,使才学、识理、清韵、文德相尊相蕴。

(作者系东华理工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