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眼科杂志》2024年第4期发表了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何鲜桂的《对儿童近视眼前期防控的认识与思考》一文。作者从近视眼前期在儿童青少年中的流行病学特征、近视眼前期的判断标准和屈光变化特点、针对近视眼前期防控技术已有的和尚缺的研究证据、开展近视眼前期防控对促进近视眼防控关口前移的作用与收益等4个方面,强调了近视眼前期防控在儿童视力健康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印证近视眼前期潜在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展个性化的预防策略、深入分析近视眼前期防控的成本效益等。

作者总结,近些年来近视眼患病率持续上升、呈现低龄化趋势,成为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视眼前期人群远视储备少,近视眼发生风险高,相关影响因素仍需深入研究;针对近视眼前期,已提出户外活动、低浓度阿托品等多种干预措施,但其细节尚需进一步研究。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印证近视眼前期潜在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索这些措施的最佳应用时间、剂量和频率,以最大化其预防效果。同时,还需对近视眼前期的影响因素、不同年龄定义界值等开展深入研究,以发展个性化的预防策略。此外,深入分析近视眼前期防控的成本效益,亦是评估这些干预措施实际应用价值和防控策略可行性的重要内容。

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眼渐进且不可逆转,若发展至高度近视眼易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病理性眼部并发症,例如视网膜脱离、近视眼黄斑病变等,可导致不可矫正的盲和视力损伤。因此,及早采取措施减缓近视化进展、预防高危人群发生近视眼,对提升近视眼综合防控效果、促进防盲关口前移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