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饮食,败也饮食,得了痔疮,吃得对不对很重要。肛肠疾病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从广义说:发生在肛门、大肠上的各种疾病都叫肛肠病。

在我国,痔疮是zui常见的肛肠疾病。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率明显上升。痔疮的发病因素与久坐、久立、少活动、便秘、腹泻、排便时间过长、饮酒、嗜好辛辣饮食有关,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以内痔发病率为zui高。

PART 1、容易患上痔疮的人群

饮食不洁的人

平时饮食上挑食,喜爱吃辣、酗酒,或者暴饮暴食的人,极易患上痔疮。因为,这些坏习惯不仅会压迫肛部,也会刺激肠黏膜,导致痔血管充血、发炎,生出痔疮。

久站、久坐者

如司机、交警、白领等人群,他们工作的性质要求必须长时间坐着或者站着,长期下去,肛部血液就会发生淤积,从而使血管被撑大,进而隆起成痔。

怀孕的妇女

妇女因为怀孕,子宫就会被胎儿撑起、变得浑圆。这时候,肛部就易受到子宫的挤压,血液逆流向上就受到阻拦,因而在肛部越聚越多,直至形成血块,诱发生痔。

排便习惯差的人

在排便时"一心二用"的人,既用力大便,又玩游戏、微信,无形中就增加了如厕时间,这样做会压迫肛部,使得肛门黏膜不断充血,导致痔疮。

PART 2、饮食禁忌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辣椒、胡椒、生葱、生蒜、芥末、生姜等食物,能刺激直肠肛门黏膜,引起肠管痉挛,血管充血和扩张,使痔疮和肛裂加重,造成排便时的刺痛和坠胀感,还可加剧或诱发细菌感染,使肛瘘迁延难愈。

☒忌暴饮暴食

许多人养成了“看菜吃饭”的不良习惯,菜差少吃,菜好就猛吃,过食肥甘厚味,主食则以精细粮为主。如此饥饱不均,偏嗜饮食,影响胃肠功能,使脾胃受损,以致湿热火毒内生、气血壅滞,常常造成大便秘结、痔疮下血、肛裂疼痛加剧或肛瘘脓液增加,不易愈合。尤其是暴饮暴食后,腹腔内压力增大,使直肠肛门静脉血液回流受到影响,而加重病情。

☒忌饮酒

中医认为肛裂、痔疮、肛瘘的发病多与湿热下注有关,酒为大辛大热之品,尤其是烈性酒辛热更炽,饮酒可助其湿热为患。

临床上发现许多患者对酒特别敏感,一般在饮酒后半小时就会感到肛门不适,次日即可出现便血,肛门肿痛,或排便疼痛加剧,或瘘管脓液增多等病情加重的症状。倘若酗酒,后果更为严重。

☒忌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开花豆、麻花等坚硬食物在胃肠中难以消化,排便时易损伤直肠粘膜、肛门的皮肤,造成便血或疼痛加重。

☒忌食“发物”

痔瘘患者忌食猪头肉、公鸡肉、羊肉、狗肉、虾蟹等发物,以及芥菜、南瓜。前者易生风动血,后者易使气滞湿阻,蕴生湿热,均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不吃垃圾食品

罐头食品,油炸食品,方便面,辛辣生冷食物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可使大便排泄缓慢,从而导致便秘,使痔疮病情加重。

PART 3、饮食原则

饮食需清淡

清清淡淡才是真。饮食清淡的定义为:少油,少糖,少盐,不辛辣!

多吃富含纤维素食物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还能促进肠道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便秘,预防疾病的恶化。有病治病,没病防病。

多吃些粗粮

如玉米、地瓜、小米、全麦面粉等,这些食物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外,还能刺激肠蠕动,防止粪便在肠道内堆积。

多饮水

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可以喝些淡盐水或蜂蜜水,这些都有利于软化和滑润大便,防止便秘发生。痔疮会引起很多疼痛和不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保持水分。

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富含纤维,多吃它们可能有助于保持规律排便并防止便秘。当出现痔疮的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干预、早期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加大治疗难度和自身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