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与日本军队的激烈作战中,除了在重火力上完全处于下风之外,在步兵作战中,国军步兵也遇到了此前未曾遇到的难题。由于国力贫弱,中国军队无力在部队中装备大量火炮,在很多时候,轻重机枪就是国军手中的火力支柱,除了掩护步兵,还以此对抗一线日军部队中大量配备的重机枪,可是在实际作战中,国军发现重机枪在缺乏牢固掩体的时候,很难打光一整条弹链,轻机枪也强不了多少,打不了几个弹匣,就被日军大量装备的手炮击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战前,中国兵工系统就已经对当时最先进的法国布朗德M1935式60毫米迫击炮展开了研究,准备进行仿制,但由于抗战爆发,研制进程被迫中断。一直,1941年7月,兵工署令第五十工厂开始制造60毫米迫击炮。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式60毫米迫击炮,重新设计绘制产品图纸,制造工具样板等,于同年9月制造出第一门样炮。1942年,命名为民国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整个抗战期间共生产了5000门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其后的解放战争中,甚至一直到中印战争中,解放军装备序列中都拥有大量的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在南方水网地区追击败退的国民党军的时候,解放军炮手直接将背包当作坐钣,不使用脚架,单手操炮进行概略射击,炸的国民党军人仰马翻,当时国军大概也没能想到自己是被国府制造的武器炮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