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里,

“小三”是一个人人痛恨的角色,

可是,当第三者不知道

自己是第三者的时候,

第三者同样也是受害者。

近日,一起因婚恋欺骗导致

人格权纠纷案件在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落下帷幕

引发网友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名女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和一个已婚的男人恋爱了

当女孩发现这个男的其实有老婆

她精神崩溃了...

不少网友表示:

这个渣男伤害了两个女人

建议征信上记录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男子隐瞒已婚事实

与女子交往

原告王女士与被告陈先生

于2021年11月

相识于一次社交活动。

当时,陈先生向王女士介绍

自己曾经历过一段不幸福的婚姻,

但已离异,目前处于单身状态

王女士对陈先生的坦诚颇有好感,

两人在多次接触后,

于2022年2月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

恋爱过程中,

陈先生对王女士无微不至,

还签订了“真爱协议”,

并定制了求婚钻戒赠与王女士。

沉浸在幸福之中的王女士

怎么也没有想到

男友竟已有了家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后不久,王女士发现

被告经常跟一名手机联系人

备注为“青”的人联系,

心生疑虑的她拨通电话后发现

“青”竟自称是陈先生的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犹如晴天霹雳,

让王女士无法接受。

经过进一步核实,

王女士得知,

陈先生与其妻子并未离异。

自己竟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成为了“小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打击让王女士

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绝望之中。

她情绪失控,一度产生了

自伤、自杀等过激行为。

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

王女士寻求了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并被诊断出患有

焦虑抑郁状态等精神疾病。

王女士认为,

陈先生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她的人格权

给她带来了巨大的身心伤害

于是,她一纸诉状将陈先生告上法庭,

要求其公开赔礼道歉,

并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30000元。

上海黄浦法院经审理认为——

被告从恋爱之初即非坦诚相待,对原告欺瞒哄骗,迫使原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被告婚姻的第三者,实则是没有将原告作为一个享有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人格利益的平等民事主体进行认真对待。被告的行为主观上存在对原告恶意欺骗的故意,客观上造成了原告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评价降低,使原告产生自伤自杀等过激行为并导致精神疾病的后果,侵犯了原告的一般人格权,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审理中,法官考虑到承担民事责任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公开道歉方式对当事人造成进一步损害的可能性,故与双方当事人多次沟通,双方最后一致确认以被告向原告书面道歉,道歉内容法院把关的方式承担赔礼道歉责任。并且综合考量了被告的过错程度、行为目的方式、后果以及社会公众的认知、风俗习惯、传统伦理道德、本地的生活水平等因素酌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最后,上海黄浦法院判决:

被告向原告书面赔礼道歉(已履行);

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害15000元。

案件判决后,

双方均未提起上诉。

该案现已生效。

小侬也想对所有渴望真爱的人说,

真诚的对待一个人并没有错

但前提一定要辨别真假。

不要被有心人利用。

一定要好好珍惜

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

这是一定要切记的~

【侬好上海·田小鱼综合编辑】

侬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综合编辑,素材来源:@话匣子@上海黄浦法院 屈丽娜 ,评论来源各路网友,如有冒犯,敬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