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可被罢官,也不会放过一个越军俘虏!放了他们,就是害了我们战士!”这是对越反击战中,一个叫边贵祥的师长对上级说的话。

他被称为“脾气最倔”师长,竟公然“违抗”命令,坚决不放走俘虏,即使丢官坐牢也丝毫不在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他为何要如此固执?后来又是如何处理那些俘虏的呢?

1928年2月3日,边贵祥出生于河北香河县的一户农民家庭。在小时候起,他就长期参加田间劳作,并因此养成了一副强健的体格。

在16岁那年,由于见不得团丁肆意欺负邻居家的农妇,他一怒之下打死团丁,直接投奔八路军,参加了抗日战争。

在广阔的战场上,边贵祥总算找到了用武之地,在战斗中他总是不要命般,第一个冲上去,因此获得了“边疯子”的称号。

在一次和日寇的肉搏战中,他和3名敌人用刺刀拼杀,不幸被飞来的弹片炸伤了左眼。从此以后,他又获得了“边瞎子”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作战勇猛、战功卓著,边贵祥才一路升职为了一名师长,并被许世友上将钦点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在许世友指挥的东线,55军是所有部队中的主力,而55军中边贵祥带领的163师,一直肩负着主攻任务,可以说是主力中的主力。

在第一阶段反击作战中,163师一路长驱直入,同时以强悍的作战意志,多次打退越军的反扑,攻占了同登地区。

要知道,同登地区位于敌方谅山省外围,境内有很多险峻的高地。越军在此经营多年,不仅囤积了大量物资,还修筑了碉堡炮台等军事设施,可谓是固若金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163三师在围攻同登的时候,遭受了不小的伤亡。最后凭借战士们顽强的意志,打了6天6夜,才拿下了敌军据守的全部高地。

而这自然让163师师长边贵祥十分恼火,在接下来的三天的休整时间里,他脑海里一直想的只有一件事:向南面的越军猛攻,给牺牲的将士们报仇!

1979年2月27日,伴随猛烈的炮火和激昂的冲锋号声,对越自卫反击战第二阶段的谅山战役开始了。

其中55军作为东线主力,兵分三路向谅山地区猛攻,而边贵祥带领的163师,又是此次作战的先锋,直插谅山市区。

谅山地区地处越南北部,境内被奇穷河一分为二,其北部是高山密林,仅有几条公路和铁路可以通行,是连接越南首都河内和我国的交通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拿下了这里,就可以跨过南部平原,直捣黄龙。

因此敌方在这一战略要地部署了重兵,并修筑了大量永久工事,55军163师这次作战的难度不可谓不重大。

但是作为163师的灵魂,“独眼将军”边贵祥考虑的却是另一件事。

早在抗美援越期间,他作为军事顾问曾在越南待过两年,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民族习性十分熟悉。在他看来,163师攻下谅山没有太大难度。

如何处理这些越军俘虏,成为了关键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师长边贵祥万分纠结,直接杀了肯定不行,没有这条规矩;而直接放了更不行,因为对不起之前打高地炮台时牺牲的弟兄。

不过还没来得及他想出对策,先锋163师很快就穿过了同登地区,与部署在前线的越军遇上了。没办法,只能先把敌人处理了再说。

这一次,163师师长边贵祥再一次发挥出了“边疯子”的性格,指挥部队猛攻谅山外围地区。

相比起刚开始攻打重镇同登地区,花了整整6天6夜,这一次我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只用了2天就攻占了谅山外围地区。

但还在脾气暴躁、还在气头上的边贵祥还不满足,为了给牺牲的战友报仇,他决定给越军来一记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日上午,东线55军集结了306门各式火炮,对小小的谅山市区发动了大规模炮击。在短短的半小时内,近1万发炮弹倾泻而出,谅山市区被打得千疮百孔。

炮击结束后,以边贵祥率领的163师为先锋主力,55军向谅山市区发起了猛攻。

而敌军早已被万炮齐发的场景吓破了胆,丝毫没有抵抗的欲望,其很大一部分士兵在稍作抵抗后,就被55军俘虏。到了第二天中午,谅山北市区被我军攻占。

根据邓公的指示,当时解放军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只是为了给越南一个小小的惩戒,并不是说要打一场全面战争,或者说彻底打垮越南。

就连一向谁都不服的东线指挥许世友上将,也很认同邓公的指示,只是将战线划到了谅山省奇穷河北岸也就是北市区,不计划打到南部平原甚至首都河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来说,打到这一地步,163师师长边贵祥应该满意了才对,毕竟攻占了谅山市区,俘虏了敌军大量有生力量,此前战友牺牲的仇也报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仅仅休整了一天后,一向只认死理的边贵祥为了给牺牲的战友报仇,居然带着手下的兵,直接跨过奇穷河,追击正在向南逃窜的越军!

要知道,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战场上私自“违抗”军令可都是大罪。因此,东线指挥许世友上将直接越过军长,给边贵祥打了个电话:“打得太猛了!犯错了!”

但有意思的是,许世友只是打电话责备了一番,并没有实际阻止边贵祥。可能在敢打敢拼的许将军的心里,对这位性格相似的爱将,是又爱又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当地残余的越军已经胆寒,哪里是士气正旺的163师的对手。在师长边贵祥的指挥下,该部很快就跨过奇穷大桥,突破了越军在南市区布置的防线。

没办法,许世友只能命令55军全体跟进。3月4日下午,我军彻底攻占了整个谅山市区,越方驻守部队基本被歼灭,而163师追击心切,最远甚至打到了奇穷河南岸5公里,威逼河内。

仗打到这个份上,对越自卫反击的战略目的已经基本达成,东线的55军应该休整休整,统计功绩和过错了。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163师师长边贵祥却再次出了个“幺蛾子”。

他不顾东线指挥许世友上将的军令,拒绝释放所有越军俘虏,还直接宣称:仗都还没打完就放俘虏?不可能!就算撤掉我的师长,我也坚决不放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边贵祥不释放越军俘虏,固然有为牺牲的战友报仇的心思在里面。但作为精锐163师的师长,他考虑更多的还是战略层面。

在以前的历次战争中,我军有一个优良传统,那就是优待俘虏,我军战士吃什么用什么,俘虏也是一样的待遇。

一段时间相处下来,敌军俘虏深入了解我军之后,一般能彻底放下偏见,不再敌视或者不愿再对抗我军,这对统一战线工作有很大好处。

但是越军不同,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没有彻底结束,而且越军非常仇视我国。一旦把他们给放了,必然继续参军继续挑衅我国,因此不应该把越军俘虏放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最重要的是,谅山战役中解放军55军俘虏的越军,是大名鼎鼎的第3师。

该师曾参加过越南战争,是战争中抗击美军的绝对主力之一,战功十分卓越。其下属12团和141团还被誉为“英雄团”,一个擅长进攻,一个擅长防守。

而在越战结束后,越军第3师被授予了“金星师”的荣誉称号,意思是“南方的一颗金星”,代表着无上的胜利荣光。

越战结束以后,这支战功赫赫的越军王牌,被部署到了地势险峻、工事坚固的谅山地区,专门用来挑衅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越方打错了算盘,在边贵祥师长的指挥下,先锋163师势如破竹,先是歼灭越军王牌金星师下属的英雄团,后以打头阵的方式,配合所属的55军一路追击,基本全歼了金星师。

整场谅山战役下来,55军歼敌1.3万余人,而其中边贵祥率领的163师,就歼灭了5800多人,战功不可谓不卓著。

因此,俘获了越军大量精锐的边贵祥,这才一意“违抗”军令。宁愿被撤掉师长职务乃至坐牢,也不愿释放所有俘虏,让他们回去拿起枪,再次伤害自己的战友。

实际上,在整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163师是所有参战的解放军部队中,歼灭越军最多的师级单位。

以至于到了最后,越方对163师师长边贵祥十分痛恨,曾给出了高达3万美元的赏金,悬赏他的人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激励军队,越方甚至还一度打出了“消灭163,活捉边瞎子”的口号。

眼见边贵祥师长打出了如此辉煌的战绩,并且他不释放俘虏的理由,也有一定的道理。最终,东线指挥许世友默许了爱将的行为,等到战争彻底结束后,才释放了全部俘虏。

当然,由于立下的大功,加上他确实一心为国打仗,战后边贵祥并没有被撤掉师长职务,而是升任为了军区副司令,继续为国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