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5月11日是世界候鸟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昆虫,保护鸟类”

世界候鸟日是一个全球性活动,一年两度,分别设在5月和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以配合不同半球鸟类迁徙的周期性。

位于闽江入海口的闽江河口湿地,是福建最大的原生态河口湿地,也是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这段时间,这里候鸟翔集,夏候鸟陆续飞抵,热闹繁忙。

根据最新鸟类调查统计,目前,闽江河口湿地有8000多只鸟,有将近40%都是夏候鸟。其中,中华凤头燕鸥,是全世界最为珍稀的候鸟之一。每年的四五月份,一部分中华凤头燕鸥就会来到闽江河口湿地度夏,它们全身洁白,头顶上有黑色的冠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嘴是黄色的,最前端有一抹黑色,就是中华凤头燕鸥。这也是为什么,它们又被叫作黑嘴端凤头燕鸥。近日,闽江河口湿地鸟类调查的工作人员正在河滩上,对这些候鸟的食物进行取样调查。

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主要调查到三种鱼类,凤尾鱼和黄梅鱼,中华凤头燕鸥是比较喜欢吃的,鲫鱼是黑脸琵鹭吃的比较多。

鸟的食道上有特殊黏液,吞鱼的时候并不容易被刺到;鸟的消化系统跟人类完全不同,它的胃酸很容易把刺都分解掉。

闽江河口湿地位于闽江入海口,这里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不同季节都有不同鱼类在此浮游产卵,候鸟逐鱼而居,丰富的海鲜大餐也是它们选择这里的重要原因。

中华凤头燕鸥,也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22年10月,福建省观鸟协会的志愿者,首次在四姆屿记录到中华凤头燕鸥繁殖全过程,这也是福建省首次记录到中华凤头燕鸥繁殖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姆屿是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的一个无人海岛,在长期的跟踪监测过程中,福建观鸟协会的志愿者们,于2018年在这里发现了中华凤头燕鸥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在当地林业部门的指导下,福建省观鸟协会成立了专项保育小组,对四姆屿岛群及周边可能区域,持续开展海岛调查和种群保护、恢复等保育行动。在之后的时间里,保育小组在岛上开展除草、灭鼠、铺设砂砾地面、布放假鸟等工作,并对假鸟模型和声音设备做了优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志愿者们都在四姆屿记录到中华凤头燕鸥繁殖的过程。

眼下,工作人员赶在中华凤头燕鸥迁徙季到来之前登岛,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只待鸟儿们到来。

(综合央视新闻、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