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息烽法院依法拘留了一名在财产申报方面存在拒不配合、有钱不还,并试图利用法院执行干警上班时间差以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某、吕某与简某三人系朋友关系。2021年2月,三人协商由吴某垫付出资,共同经营茅台酒。同年3月,因经营不善,三人协商解除合伙关系。在资产结算时,确认简某、吕某分别欠吴某19万余元、21万元,两人均向吴某出具了欠条并约定还款期限。但约定还款期限已过,在吴某向两人催要欠款时,简某、吕某却以无钱归还为由拒绝还款,吴某于同年8月将二人起诉至息烽法院。

庭审中,双方当事人请求调解,经法院调解,三人达成了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然而,自调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吕某却一次也没有履行过还款义务。并且,在吴某向法院申请了执行后,吕某也从未向法院进行财产申报,还屡次借助时间差,在工作时间、假期等时间,离开住所,以此逃避法院执行,致使申请执行人吴某和法院执行干警无法准确掌握其行踪,针对吕某的执行工作进展一度暂停。

这天,申请执行人吴某在街头闲逛时,偶然发现了被执行人吕某,于是便立即电话联系法院执行干警,提供了吕某行踪线索。接到电话后,法院执行干警放弃休假立即采取执行行动,在与申请执行人吴某的双向配合下,半小时内将吕某找到并带回法院。

在法院内,执行法官查看了吕某的手机和微信收支情况,发现今年以来,吕某每月平均收入近6万元,证明其具有履行能力但拒不执行的事实。吕某谎称自己的收入实为代收老板的款项,但执行法官却从其常用的手机软件中发现了其话语漏洞——近一年来,吕某多次进行网上赌博,数额还不小。鉴于被执行人吕某拒不向法院申报财产状况,息烽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其采取拘留十五日的强制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潇湘晨报综合息烽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