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720期。粟裕身为“第一大将”,性情谦和,很少对人发脾气。1958年后更是如此:大将因为所谓的“极端个人主义问题”,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批判(后获得平反)并免去总参谋长职务,六、七十年代长期在军事科学院研究作战理论,基本不对军政事务发表看法。然而在1971年,粟裕却因为一件事罕见地发了脾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叉戟飞机在蒙古国坠落后,不少四野将领受到审查,并掀起了一股批判潮。粟裕是三野名将,又因故蛰伏了十多年时间,自然没受到什么牵连。其实即便在战争年代,粟裕大将与四野统帅的接触也不算多。早年两人都参加过南昌起义,并且在中央红军任职;但1934年后林总跟随红一方面军长征,粟裕则是南方红军游击队的代表人物之一,因此后来两人的接触机会比较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1年事发后,批判活动较多,粟裕也按要求写过材料:对于中央已经调查清楚的错误,实事求是,谁也不能回避。不过有一天,军医张愈正在给粟裕检查身体,将军却突然发了火:相关部门通知粟裕,要他参加对“短促突击”的批判。张愈见首长发脾气,知道事情不同寻常,粟裕大将已经潜心于军事研究多年,并且受到建国后个人经历的影响,他为人非常低调谨慎,像71年发生的这种敏感事件,首长怎么会感情用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这次批判的主题令粟裕哭笑不得。什么是“短促突击”?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就急着要列为批判内容。粟裕一边摇着头,一边对身旁的张愈讲:人死了,好像什么都可以往上扣,军事战术也跟着错了?“短促突击”只是一种战术打法,本身哪有好坏之分......乱弹琴,这个会我不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促突击”战术并非林帅原创,而是红军时期德国顾问李德从欧洲引进过来的打法。由于客观条件不具备且指挥不当,一定程度上导致红军伤亡增大,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众将对这个战术很反感,但林帅生性爱思考研究,他认为战术本身其实不坏,只是没被用对地方。后来林总专门写下《论短促突击》一文,充分肯定了这种打法的战术价值。但随着四野统帅历史地位的高低变化,这篇文章和相应的军事观点,也经历了完全不同的评价,耐人寻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1年到处都在“批林”,而这种与中央红军多数人意见相悖的战术,又经过四野统帅的背书,自然就成了重点打击对象。粟裕是非常懂军事、懂战术的,客观而言他认为林总对战术的归纳和评价比较中肯,不该对一种相对成熟的战术,无端地进行全盘否定。粟裕认为政治是政治,军事是军事:一个人犯的错误再怎么严重,也不应连带批判与之有关联的军事战术,这样做太牵强附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愈晚年回忆起这件事情,仍然十分感叹粟裕大将的品格和工作作风。应该说这既是将军的优点,有时却也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粟裕军政生涯后半段的发展轨迹,与战争年代的高光时刻形成比较明显的反差,跟他的这种性格特征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