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字 | 刘娜

首发公众号 | 闲时花开

昨天是母亲节。

早上7点多,我通过老家监控,看到家里大门敞开着,就给我妈打了个电话。

通过手机听筒,我听见了千里之外的故乡,呼呼作响的风声。

我问我妈:“你在哪儿?”

我妈哈哈大笑:“我在西边大路上,和你大娘说话哩。”

我又问:“那你吃早饭了吗?”

我妈接着哈哈大笑:“我做好早饭就出来玩了,你爸在家吃呢,我不饿,我玩一会儿再回去吃。”

果然是我妈。

一辈子都贪玩儿的女人。

我妈今年72岁了,是个永远闲不住的乡村老太太。

别误会。

我妈的闲不住,不仅仅是在家里洗洗涮涮,在田里种菜种粮。

我妈的闲不住,更是只要逮着机会,她就要蹿出家门,找那些年龄相仿或者比她小一辈儿的女性朋友,进行各种毫无意义又百说不厌的闲扯篇。

所以,只要天气晴好,又没有农活,我早上给我妈打电话,她已经跑到了村西头大路上和村里人开始说闲话。

我中午给她打电话,她又跑到了村东头儿去看村里人打牌了。

我晚上给我妈打电话,她正和一帮我们村甚至隔壁村的老太太,围着周边几个村,开始豫中南乡间小路上的欢快散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说呢?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我妈,以不知疲倦的步履不歇,形象地诠释了什么叫“永远在路上”。

我小时候,对我妈这种“贪玩爱跑”的行为,一度充满了怨憎。

尽管我们家的饭永远都是我妈做的,我妈还会做衣服、剪头发、绣花钩花剪纸。

但,因为她做所有事情的目的,都是为了快点做完然后赶紧出去玩,这就导致她不仅做工潦草,而且纵然身怀百种技艺,却没有一样精通。

加上,她像很多农村女性一样,因对粗粝的生活、懦弱的男人、不省心的孩子心怀不满,经常脾气暴躁地打骂我们,以至于我18岁之前,像很多叛逆的女儿那样,一次次暗暗发誓:

“将来我长大结婚,绝对不能成为我妈这样的人。”

在我年轻又有毒的认知里,一个好妈妈,不管是生活在乡土中国的泥泞里,还是生活在都市中国的霓虹里,都要把家里拾掇得井井有条,都要对孩子宽容有耐心,都要是一个勤劳持家的贤妻良母。

命运的讽刺之处就在于:

你越抗拒什么,你就越成为什么。

抗拒的反作用力是召唤,何况你是你妈亲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29岁生下我家儿子,因为保胎请假太久,孩子出生3个月后,我就被单位通知必须上班。

我那时一直在新闻一线,上班就意味着白天采访晚上编辑的连轴转。

工作的压力,任务的繁重,人际关系的难搞,自我焦虑的飙升,由此投射到身边人身上,让我对男人和孩子都匮乏耐心。

尤其是,孩子逐渐长大,从一个原本听话乖巧的小人儿,逐渐长成一个不再驯服温顺的毛头小伙子后。

我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面煎烤中,逐渐变成了我妈的翻版:

崩溃,焦虑,爱吼孩子,时时产生不要男人不要孩子一个人离家出走的冲动。

那时候,我一边在无力的轮回中,感叹我妈和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如此深刻,一边在重复的命运里,对我妈产生了遥远的共情:

天啊,那个做事毛毛糙糙、急急燥燥的女人,其实背负了太多无人诉说又无处安放的情绪。

她的暴躁、焦虑、迁怒和动不动摆烂,不过是对自己困境的抗争。

所幸的是,生于1952年的我妈,一辈子只能走在故乡的小路上,而出生于1981年的我,在她和我父亲的托举下,来到了更远的地方。

我会不由自主地重复母亲的命运,但这不代表我不会对这种命运进行反思和修改。

后来,我学了心理学,去察觉自己意识背后的潜意识,把自己从焦虑的荒原上薅出来,放到一条通往相对平和的路。

我38岁时辞了职,去过上一种相对可控的人生,在重复读写的日常里找到一种相对舒服的姿势。

我没有成为我妈的翻版。

我只是站在我妈的肩膀上,借助她诞下我的这具肉身,一点点锻造了出一个和我妈相似又和我妈有别的我自己。

我和我妈相似的部分,是我们都有着稀薄又浓黑的头发,笑起来犹如月牙般的小眼睛,爱在家里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对好看的衣裳和饰品无法抗拒,干完活儿逮着机会就想出去玩儿。

我和我妈不同的部分,是我在尚且年轻的时候,就放下了对孩子的过分苛责,对男人的过度期待,并在日复一日的写作中,对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情,保持了恒久的长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踩着我妈的肩膀,又历经多年的重建,终于比我妈强了一点点儿

我妈当然为我比她强出的那一点点,而高兴。

因为据我不太准确的情报,我妈在故乡的土地上到处转悠时,经常会用漫不经心又弥漫炫耀的口吻,夸她的大姑娘我。

我成了我妈到处溜达时,四处显摆的荣光之一。

但我知道,我绝对没有我妈炫耀的那么好。

我无比清楚地是,我就算比我妈强那么一点点儿,就算我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就算通过20年奋斗我看似混得人模狗样了,就算我的名字和文字被不少人看到,我依然活在困境里

我没法和我妈解释这种困境是什么。

我能明确又强烈地感觉到它的无处不在。

比如,就算我放下了对孩子的苛责,依然要承受外人张口就来的“孩子的问题就是妈妈的问题”的偏见。

比如,就算我放下了对男人的过度期待,依然要面对他人信口开河的“你这么能干你老公肯定有压力”的揣测。

比如,就算我实现了自我雇佣,依然要遭遇那些显性或隐性的鄙视:“女人还是有个稳定的工作好。”

我知道我妈无法理解我的困境,但我却因此更加理解了我妈的命运。

准确地说,是我更加理解了一代代女性的命运。

那是从男权俯视的残忍生活中,一个女性伸出一双温热的手,去握住另一个女性双手的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当我看到养大了三个孩子,又养大了孙女孙子的我妈,“不那么持家”地到处贪玩瞎转悠时,内心竟然会涌现出莫名的感动:

她没有去过太远的地方,但依然拼尽全力,在小范围内活出了自洽的自己。

她像个贪玩的孩子整天不着家,那又何尝不是她这闭塞沉重一生的出口与救赎。

昨天读书时,看到一句话:

理解了妈妈,就理解了自己,理解了所有女性。

是的。

妈妈并不完美,但她会因为女儿的理解,而变得更加完整。

妈妈并不是无所不能,但她会在子孙的重构里,变得永恒。

今天不是母亲节,依然愿每个努力的女性,活得挺拔又茂盛。

周一安好。

感谢你读到最后。

娜姐福利

失水的女人容易老,水润的女人最好命。

周末,给大家发的酵母精华水的福利,大家都领了吗?

超级补水,超级滋润,超级滋养,超级实惠,超级好用。

没有领取福利的朋友,赶紧点击下图领取

下单就有优惠和赠品,

留言就可抽奖包邮精美礼物,

如果不满意,承诺30天能退货

点击领取福利

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情感专栏作家,文艺也理性,温柔也死磕。新书《见字如面》全网热销中。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