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1979年中越战争,主要以陆地步兵团、炮兵团、坦克团以及后勤预备队等作为主要兵力进行厮杀,这场作战经历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结束战斗,自始至终双方没有投入空军力量对峙,只是做一些简单的运输投掷工作。

显然,这一疑问也在40年后得到答案。时任越南第919飞行大队TU-134飞机机长阮洪南先上校回忆:

“白天敌方米格19战斗机给我们带来了太大压力,机组人员不敢飞行,只能全部选在傍晚或者夜间飞行。”

下面是阮洪南上校回忆战争爆发后一周的飞行任务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越南空军白天飞行压力太大

战争爆发一周后,越南中庆县一些武装部队和人民以及石安县(高平)的一个步兵团遭到解放军围困。彼时,解放军主力部队切断和包围了所有陆路和河道等交通要塞,为了能够阻断越军后路,解放军在炮火的支援下,将一部分越军封锁在石安境内的一个阵地上。

此时,越军因为长时间无法突围,通讯设备内的电池电量即将耗尽,只能够利用最后一点机会向上级发出求援。被围困的越军部队一方面缺乏武器,一方面缺少食物和药品。这种危机情况之下,越南当局只能无奈下达指令:越南空军部第919运输航空团完成空投增援任务。

然而,空投增援正常情况下,任务十分简单。但彼时,两军交战,下面有中国军队的炮火虎视眈眈,而且越南空军的一举一动几乎都被解放军了若指掌。(毕竟越南的飞行员皆出自中国教导)

919飞行大队领导还是忍不住捏了一把汗,对接下来的特殊任务进行了部署。阮洪南作为919飞行大队TU-134机长,理所应当担负起运送救援物资任务。在经过对作战环境以及周围地势分析下,将这一重任分配给IL-14飞行组主要成员——空投目标距离边境不到50公里。

IL-14是苏联生产的螺旋桨运输机,其构造适合短距离起降和低速飞行。因为此这种飞机的着陆距离只有110米,只要找到一块相对平整的地面就可以轻松起降。只是,其着陆的速度只有80千米每小时,相当于一辆正常行驶的汽车。

越南空军共出动9架IL-14飞机运送救援物资,另外派出两架歼机进行保护。然而,仅仅飞行一段时间,阮洪南就暂时叫停了运送物资任务。

“敌方的米格19战斗机给我们压力太大,白天运送物资非常不安全,全部更改傍晚或者夜间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IL-14运输机的特殊性能,白天越南空军飞行员根本不敢升空,只能够借助夜间飞行。因为在越军看来,解放军米格19战斗机没有夜间飞行系统(中方实际并非只有米格19战斗机)。

然而,越军自以为解决了一个困扰,却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IL-14运输机缺少雷达系统,夜间飞行对机组人员来说,挑战很大,由于空投物资需要准确定位,没有雷达,只能够两眼摸黑,根据指导人员的经验来飞行和空投物资。

甚至为了能够不让解放军摸清越军飞行员的起飞时间,机组人员有时选择在黄昏,有时候选择在半夜起飞,就连投放物资的地点也是不断变化。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重要是越军机组人员要时刻注意解放军设置的防线,不断改变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以避免高射炮弹射击。

至此,很多人不明白,中国解放军向越南发起自卫反击战后,苏联就紧锣密鼓的向越南提供了多架米格21战斗机,甚至越南人自己也在抗美时刻,从美军手里缴获了数百架“现代化”战机。为什么就如此惧怕中国空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越南空军不战而退

(1)越南飞行员拜中国为师,一个平手就吃不消

1955年3月,越南空军初步成立。为了能够建立自己的空中军事系统,不得不向中国虚心请教。而中方也本着两国之间“同志加兄弟情”给予其大力帮助。越南空军首批飞行员共有110名参与训练,其中80名都是出自我国飞行员亲自指导培训。直到越南战争结束之后,越南空军已有194名合格飞行员。

不难发现,中国在对越南空军帮助上可谓不遗余力,除此之外,在越南抗击美军作战中,中国机场、边界地带隔离区、援越高炮部队的防空区域,都是越南飞机的避难场所,越南空军的胜利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应该感谢中国帮助。

自然,中国飞行员对越南飞行员的熟悉程度也是了如指掌。甚至有一个老兵曾经在组织研讨越南某名空军飞行员战例时,一名中国飞行员毫不客气的道:

“这小子我曾经带过,他老婆还挺漂亮的呢。”

其他的飞行员也忍不住接茬,不过,队长随即不高兴了:

“讨论战术呢,研究人家老婆干什么?”

显然,这件事也能够看出中国飞行员对越南飞行员的熟悉程度。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前,越南空军不断参战,打败美国、统一越南,在作战中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很有可能青出于蓝胜于蓝。不过,虽然中国空军长期和平,很容易按部就班,但是中越作战,如果双方空军进行空战,中国空军不一定非要打出高分,仅仅一个平手,就可能让越军吃不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越南依靠援助,战备力量不足

越南军队的武器来源一直靠外部不断输血才能具备较强战斗力,作为越南最大的盟友苏联,自然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据悉,自1965年之后,苏联每年援助越南的物资和武器总额就达到20亿美元,甚至一些苏联刚刚装备的新式武器,也援助给了越南主力部队。而正是因为苏联的这种“土豪”做派,让越南当局开始亲苏远华,甚至不惜在边境与中国发生冲突。

从越南当时的战略装备来看,黎笋当局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野心也是明目张胆,毫不掩盖。

但是,战机可不是普通的武器,在当年,就连苏联也不可能随时生产的出来,更何况还是经验不足的越南空军。截止1979年,越南空军部队已经拥有300多架苏式战机,可是,这些战机却需要依靠苏联专家小组的不断组装和修复。

在《1979年卫国战争40周年》第7部分——空军准备中,越军上校阮洪南回忆:

中越战争打响后,苏联向越南岘港机场运送了6架米格21飞机,然而,这些飞机都是改进型,大部分的飞机部件被安置在大板条箱内,为了接收这些战斗机,越南派出最有资格的技术人员与苏联专家小组成员组装修复工作。

组装和修复的时间无法确定,战机的后续保养和维修工作,也离不开苏联专家小组帮助。彼时,越南空军就算临时出调技术人员学习参与,也难以摸透七七八八。

另外,越军缴获的美军战机,与苏联战机系统完全不同,一旦需要维修,就连苏联专家都束手无策。

这些战机在越南空军手里,就好像鸡肋一般,弃之可惜,用之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1979年初,越南空军真正厉害的是米24武装直升机,这是苏联第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对地打击能力凶猛。可是,越南空军却不敢将其用于战场,一是数量太少只有13架,无法起到具体效果,二是害怕彻底激怒中国,引起中国更大规模的打击。

彼时,我国空军作战设备虽然性能上要比苏联战机略低一筹,不过,规模也同样不容小觑。此次,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国空军一共出动13个航空兵师、1个航校、3个独立团、10个大队、1个电子干扰和侦察机分队,各种战机近800架,有力的越南空军形成了作战威慑。

中越双方的武器装备水平各有所长,不过,越南空军美中不足的是,不能自己生产飞机,需要靠苏联援助,才能够引进先进战机。

然而,战机并非源源不断,数量少的分外可怜,这也导致越南空军根本不舍得将有限的飞机投入作战中,更不要谈论在平时的飞行训练上。

没有足够的飞行训练、少量的先进战机不舍得投入,想要在空战中取胜,越南是白日做梦,这也是为什么越南当局不敢发动空战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虽然79年中越作战,双方空军力量并没有投入战斗,但是也绝非无所事事。我军空中力量始终处于警戒战备状态,让越南空军不敢轻举妄动。

1979年3月5日,解放军彻底攻陷谅山。此时,我军已经取得非常大战果,极大鼓舞了参战士兵。随着中国政府传来的“撤军”指令,所有部队也开始撤军准备工作。不过,已经兵临城下,自然我军也非常不甘。

在请示上级部门情况下,决定给越南当局来一场足够震慑的行动。就这样,我军选调了4架歼六战机和优秀飞行员,对越南首都河内进行了一次威慑。

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当我军4架歼六飞机出现在河内上空时,越南防空系统始终没有开火,甚至也没有战机拦截,只能任由我军战机来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