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据媒体报道,近期有记者先后卧底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和麦当劳济南大学餐厅,发现两家餐厅均存在篡改食品保质期标签、使用过期食材、食物过了保存期依旧售卖以及偷工减料等问题,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还存在炸油品质超标的情况。

过期食材换标签“续命”

据新京报报道,冷冻面包是麦当劳餐厅制作汉堡的必需品,这样的面包被配送到餐厅后,通常要提前解冻。在麦当劳后厨,按规定员工从冻库取出冷冻面包后,就要为它们贴上时间条,标注解冻时间、可用时间和到期时间,食材到期后,须丢弃处理。

然而,3月6日晚上10点40分,在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后厨,用于制作麦辣鸡腿堡的面包已经过期,记者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后厨的一名老员工,但该员工并没有让记者把面包丢弃处理,反而警告记者:“别吱声,你只管做单,时间条的问题,不用管。”随后,该员工使用剪刀,将面包包装袋上的时间条剪掉,又重新张贴了一张新的时间条,到期时间从3月6日晚10点,延长到了7日下午2点。

4月5日晚,在位于济南市中区济南大学主校区内的麦当劳济大餐厅,记者发现有两袋板烧鸡腿肉当晚到期,需要废弃,餐厅的值班经理却以时间条错误为由让记者修改到期时间,“5日晚9点到期的,改到6日下午2点吧。”等到第二天,时间条显示一袋鸡胸肉和一袋琵琶腿当晚到期,晚上9点多记者看到这名值班经理自己动起了手脚:只见他将旧时间条拿出来丢弃,然后重新写了两张新时间条放了进去。卧底调查期间,记者发现在值班经理的带动下,其他后厨员工也是上行下效,只要遇到食材到期的情况,他们几乎都会选择篡改到期时间,而不是将食材废弃。

偷工减料节省成本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明确规定,食用油的极性组分数值超过27,就不能再继续使用。而且,麦当劳对员工的培训课程中提到,在每天滤油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炸油进行检测,极性组分数值超过24,就要更换炸油。

新京报记者卧底发现,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后厨的炸区,共分6个油槽,分别炸制不同类型的食材。1、2号油槽,需要炸制鸡翅、鸡肉条、大鸡排、麦辣鸡腿排、鸡肉球等5种食材,被使用频率较高,且因炸制的量大,油品变质较快。然而,记者留意发现,1、2号油槽的油,于3月7日晚更换,到9日晚上,已经呈墨色,即便在过滤之后,仍没有直观的改变。值班经理在检测极性组分数值后,并没有要求更换。“这油都已经发黑了,不需要换吗?”听到记者的疑惑,另一位员工称,可能是因为周六、日没有人检查,先用着。

3月9日当晚,记者从1号油槽中取样,并送到广州一家具有食用油检测资质的公司检测,结果显示该样品的极性组分数值为26.6。这槽油已超过麦当劳规定的更换标准,且只差0.4就超过国标废弃标准,但仍被继续使用至10日晚间。

除了油的问题,新京报记者在对麦当劳郑州、济南两家门店的调查中还发现,两家店为了节省成本,在制作汉堡时,都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

麦当劳食品安全问题曾被多次曝光

媒体记者梳理发现,过期食材换标签继续使用并售卖的问题,在麦当劳并非第一次出现,在2012年、2021年和2022年均被曝出食品安全等问题。

早在2012年,央视的“3·15”晚会中,就点名了麦当劳三里屯餐厅存在过期食品翻新再售等违规操作。当时,麦当劳发表公开声明表示,以实际行动向消费者表示歉意,将由此事深化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美食。

2021年10月,麦当劳又因食品安全问题,登上热搜:一位视频博主暗访了安徽合肥的麦当劳餐厅,发现了餐厅存在生菜发黑还在使用、更换到期食材标签等问题。事后,麦当劳也回应称,要求全国所有餐厅总经理对食品安全的落地再次进行核实。

2022年3月,南京某麦当劳门店的员工反映店内存在肉类食材过期后,仍提供给顾客食用的情况。该员工称,该门店不止一次在值班经理和店长的授意下,将过期食品标签撕掉换成新的。

来源:新京报、新华财经、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