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闻秋声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1、引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一些落后思想与坏习惯,像野草一般,野蛮生长。

仔细想想,我们身上有很多坏习惯的养成,是来自父母的影响。

许多时候,一个人的思想受限,也是与父母的理念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社会在进步,人也要不断进步。对于陈旧的理念,不好的生活习惯,都要学会摒弃。

时代不同,尊重老一辈人留下的好习惯,也要懂得摧毁一些限制自己发展的东西,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当家中,有老人过世时,顺便摧毁这些东西,后代更有出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过时的思想观念,限制后代的进步

很多思想,在老人年轻时应用,是很实用的。

但时代发展飞速,很多东西早已改变,若依然用过去的思维方式去做事,可能会限制后代的发展。

当家中,有老人过世时,对于过时的思想观念,要学会放弃。

不要一直沿用,不要因为“孝顺”,就一直沿用长辈的生存法则。

对于家中老人,好的生活智慧、经验,都可以沿用;对于过时的思想,就要趁早放弃,以免限制后代的进步。

德谟克利特说:“在青年中有聪明才智的人,而在老年中也有愚蠢的人。因为其实并不是时间,而是适当的教育和天然的禀赋教会人思想。”

明辨是非,能判断对错。摒弃那些已经过时的思维方式,按照心中所想,努力地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走的路。遵循时代的发展,不断去提升自己,才能走得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仇视心态,放下一切恩恩怨怨

人生路上,不管老人在世时,和谁有过节,和谁有恩怨,在他离世时,这一切都已随风飘逝了。

就不要再执着,不要再揣着仇视的心理,去生活了。

《知否》中明兰的母亲卫小娘,在家是个不受宠的妾室。因难产,命不久矣。

她在临终前告诉明兰,不要怨恨,不要冒尖,懂得守拙。凡事,活着最大。

明兰心里什么都清楚,知道母亲的死,与父亲的不作为有关。

但她听从母亲的话,在祖母身边,谨小慎微,不惹怒父亲,不与姐妹们争宠,对大娘子毕恭毕敬。

后来找了一门好的亲事,有祖母和丈夫给她撑腰,任谁都不敢随意欺负她。

本来命苦的一个人,靠着自己的聪明睿智,谨记祖母和母亲的教诲,获得了人生的圆满。

家里老人去世,所有关于他的一切恩怨,都要彻底放下。

《五卷书》中写道:“聪明的人们就应该尽上力量去建立友谊,而不应去结仇恨。”

人离世,不管是什么爱恨情仇,都不要转嫁到孩子身上。比起报仇,过世的人更希望孩子能生活得更幸福、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不良的生活习俗,影响后代的健康

家里,有老人去世时,要将他那些不良的生活习俗扔掉,留下那些好的生活方式延续下去。

乌申斯基说:“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

就比如:很多老人,喜欢节俭,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搞得家里一团糟。

从来都不舍得把剩菜剩饭倒掉,以为这样是节约。其实,吃坏了肚子,买药就医会花掉更多的钱。

不良的生活习俗,影响的是一家人的健康。

家里老人去世,对不良的生活习俗,要加以重视,最好改之。

坏习惯越多,自己未来的发展路上,会存在越多的隐患。

人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人,才会走得更远,才能享受这世间更多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闻秋声寄语

人活一辈子,要留下有价值的东西,摒弃已经过时、没有价值的东西。

人生路上,长辈也有犯错的时候,不要一味要求子女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发展。以前实用的思想,可能当下已经不适合了。

之前的恩怨,不要再延续到下一代身上。人死账了,下一代不要再纠缠了。

是非对错,并非一个人造成的。心无挂碍地来到这个世上,最好的结局,就是心无挂碍地离去。

懂得做取舍,留精华,去糟粕,对后代的发展更有利。

关于作者:闻秋声,以字为生。秋风煮雨,一杯清酒,三两故事,在孤独的路上与你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