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砺心智,实践促成长。宜秀区积极构建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育美、以劳强体和以劳创新的“多维育人”劳动课程体系,组织各校结合校情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通过实际行动真正体验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劳动教育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目前,该区51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面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全部建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各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探索学科融合新路径

杨桥镇中心学校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建成“一亩菜园”劳动实践基地,并开设“美味厨房”社团课程。该校积极探索劳动实践基地与多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新路径,将“一亩菜园”打造成各学科都可参与的“多彩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融会贯通,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白泽湖中心学校将劳动、美术、语文等学科进行融合,开发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并邀请宜秀区龙山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曹英杰做专题指导,带领师生了解剪纸的文化背景、发展现状、剪纸的种类、民间剪纸艺术中图案的民俗含义和剪纸的民俗运用,让师生感受剪纸的艺术魅力,再由美术教师解读剪纸课程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带领师生动手设计剪纸,运用各种剪纸技巧,细致地创作精美的剪纸作品。将劳动实践与手工艺术、传统文化有效融合,让学生劳有所思,学有所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山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在大龙山中心学校进行剪纸教学)

探索研学实践新路径

宜秀实验小学组织学生赴“圩上花田”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把劳动教育的行走课堂设在金色阳光里,设在黑色土地上,让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亲近自然与清风、倾听流水与虫鸣、触摸土地与农物,感知自然生长的奥秘,感悟大地蕴藏的力量,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观念,促进全面发展。

大龙山中心小学带领学生来到“悦溪茶谷”,同学们聆听茶农的介绍,背起小竹篓化身小茶农走进茶园,在茶农和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寻找着嫩绿色的绿芽,“一芽一叶”认真摘取,还不时交流心得,并在茶农的指导下进行炒茶实践,亲手拨动茶叶,去除水汽,杀青,最后炭火烘烤,茶就孩子们的创造中一步一步做好了。通过采茶、制茶、品茶,孩子们领会到了制茶的乐趣与不易,也感受到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大龙山中心学校学生在“悦溪茶谷”体验制茶实践)

探索家校社共育新路径

月形小学设置“校园、家园、田园、职园、社园”五园课程,构建多元融合的劳动教育体系。创建蔬菜、花卉、中草药等劳动教育基地,聘请20余名家长担任校外劳技辅导员,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在收获季,组织师生到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中摘取最新鲜的蔬菜瓜果,送到月形社区老年食堂开展“捐蔬菜,献爱心”活动。同时开设劳动兴趣社团、推行劳动家庭作业,组织学生进社区、进田园、进企业,常态长效落实劳动实践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形小学开展校外劳技辅导员及家长进校园活动)

叶祠小学在校园公众号上开辟“线上劳动”专题空间,以分年级、定主题的方式定期展播学生的劳动视频。学校在仔细研读劳动教育学科各年级教材的基础上,由科任教师指导,学生亲自操作,家长配合协助的方式,完成劳动实践活动,并录制精彩视频,利用校园公众号的“线上劳动”空间逐周进行展播。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的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宜秀区教体局教研室制定了劳动评价方案和劳动清单,按照目标清晰化,过程精细化,成果效益化的原则,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积极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采用多元主体、多元评价的方式,邀请家长参与劳动评价,注重劳动过程中的多元参数,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