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上周看了一部泰国电影,叫《天才枪手》,很多人应该看过。电影讲的是学霸帮学渣作弊的故事。其中的高潮部分是在STIC(电影中虚构的考试,对应的是现实中的SAT)中,两位学霸利用时差,把自己做的答案传送给学渣们的情节。当然小A在这里讲的很简单,电影本身非常曲折精彩,值得一看。之所以一笔带过是因为重点并不在电影,而是这个电影中的某些情节很可能是和题主所描述的现象是非常吻合的。

一群专科水平的高中生是如何通过TOEFL以及SAT考试的?电影虽然是泰国的,但现实中的故事却是在中国考生身上发生的。

2015年5月30日,美国一家华人网站报道,一名中国留学生特地从美国德州飞往加州南部参加托福考试,因为全美同一天的托福考试使用同一套题,且在同一时间开始考试。当处于中部时间(EST)的德州于上午10:00开考时,处于太平洋时间(PST)只处于上午8:00,距离开考还有2个小时。德州的考生可以利用中途休息,想办法将题目和答案传给位于加州的考生。
而且,身在中国大陆的考生,有的甚至不远千里前往泰国、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进行作弊。在2014年10月,ETS接到泰国曼谷的考官在SAT考试结束后发去的邮件,邮件称:“一名中国女生偷偷查看iPhone答案被我们抓了现行,这些答案都来自当天早些时候澳大利亚举行的同一场考试。”澳大利亚时间要比泰国早三个小时。SAT又称为美国大学入学考试。
ETS对这一作弊手段瞠目结舌,为了防止时差作弊,ETS对题目做了修改,例如现在SAT的写作部分就有四道作文题目,分别对应美国东部、美国西部、欧洲考区、亚太。
但即使是两个不同大区,重题率依然“较高”,远远无法阻止中国考生的作弊行为。在托福考试中,这一时差漏洞已于2013年被堵上。

http://d.youth.cn/sk/201506/t20150602_6706536_1.htm

当然,只要有漏洞,就总会有人想出新的作弊方法,很多人的聪明才智大概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走捷径上。小A在看《天才枪手》这部电影前,曾在知乎上看到有人爆料自己曾经利用时差帮人作弊获利,可见这种事情比大家想象的更严峻(可能已经规模化了)。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题主提到的那些学生能够申请到不错的美国大学的原因之一。

当然一个学生倒数第一并不代表一无是处,正如电影中的富二代男二号,你说他笨,显然也不对,他的演讲能力,组织能力,乃至智商其实都不差,他只是不爱学习而已。一方面我们可以大胆揣测这些同学利用了不正当的手段申请美国大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那么急着否认,他们可能有你所不了解的长处。

另外美国大学的录取不像高考唯分数论,除了GPA还要看课外活动,要TOEFL、SAT成绩,都很重要,从修改GPA到考试作弊到申请的一系列过程,能够通过重重关卡其实真的算幸运的了。比如,可能有的学校不能改GPA,那申请NorthEastern这样的大学基本上就无望了。对了,东北大学是不需要面试的,这又给走捷径的同学们省了一道功夫。

看《天才枪手》这电影的时候小A一直比较关注结局,因为一部电影毕竟还是传达价值观的,如果电影讲的作弊者好牛逼好厉害就完了那这电影意义也就不大了,不过还好,最后女主醒悟:作弊的代价太大,害人害己。

其中还有一幕,是女主对男二和女二说(大概意思):就算我和你们两个同样去了波士顿大学,难道你们还想靠我作弊完成学业吗?大学里的考试不再是选择题了。

人不可能一辈子走捷径,一辈子靠他人帮忙作弊前行,总得自己面对困难。送给那些走捷径的同学。

你看,去emory的那位同学不是就暴露实力被退学了吗?

同时小A还想延伸几点。

1、美国大学录取比中国大学录取公平吗?

参考小A的另一篇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015166/answer/236282370

很多人谈起美国大学教育的时候,往往提及的都是它的优秀之处,比如多元,自由,人性化,以及“公平”。诚然,美国大学教育尤其值得借鉴的优秀之处,但“公平”,恰恰是并不是它相对中国的优势。美国的大学教育从录取开始就已经不公平了。

前面小A提到国内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美国也有。不过在美国分成了非洲裔、亚裔、拉美裔等等,或者我们换个说法,黑人和其他人种。目前的美国针对黑人的政策倾斜发生在方方面面,这不免会让人奇怪,为什么一个白人占大多数的国家会这么照顾黑人呢?

那你要知道南北战争距今也不过一百多年,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距今也不过几十年。美国不可能再来一次种族灭绝,只能内部平衡。虽然目前美国的种族问题看起来是相当混乱的。

但如果说针对少数族裔的政策倾斜是为了站在国家层面上进行某种平衡,那为什么亚裔没有受到照顾?至少在大学录取上,亚裔基本上就是站在最底层的。以常春藤本科录取为例,SAT成绩白人的分数要求要比非洲裔的学生高300多分的样子,而亚裔比白人的要求还要高。总不能因为大家刻板印象中亚裔是刷分机器就把把录取要求提高这么多吧?

这一针对黑人的政策倾斜,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还遭到了白人的抵制。从1978年第一综白人起诉为少数民族设立入学“配额”违宪开始,一直都有人反对。今年因为种族问题更是产生了不少上了头条的新闻。

这还是只是不公平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别忘了,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如今大家似乎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已经关心得不多了,但这东西确实决定了很多事情。比如有钱你就可以上好大学,如果你上不了,那可能说明你还不够有钱。为了子女进名校给学校捐钱的富豪在美国似乎司空见惯。针对黑人的加分照顾如果说是因为这些受到照顾的黑人处于弱势,比如处于社会底层,那这个政策恐怕就是个谎言。几年前被白人警察误捕引起风波的哈佛大学黑人教授亨利·盖兹就指出:2/3的哈佛黑人学生是中产阶级新移民后代,与平权政策补偿黑奴后裔和提拔贫穷黑人的本意毫不相干。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两位前校长1998年出版一项研究,披露在包括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斯坦福、宾州大学在内的28 所美国顶尖大学中,黑人学生的绝大多数(86%)来自中上阶级(部分数据引用自网络)。

2、三本学生通过留学一定程度上能“洗白”,也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但还是得看工作岗位。很多情况下本科学历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比硕士学历更重要(尤其是越好的工作),有很多人都抱怨自己的三本学历在求职中遇到了很多障碍。

3、第三点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水学生太多造成企业对学校的偏见,以至于一些优秀的学生也遭受波及。这个问题短时间内恐怕是不那么好解决的,尤其是硕士留学本来就是国外大学的创收项目,录取门槛偏低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能对优秀的学生说,加油,做好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