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地图,一把钥匙,打开尘封的记忆。

今天,历史君要分享的是一张地图。

话不多说,先上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这幅地图,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绘制的。但是一定有些年头了。地图上的文字为:

常昭县城全图

东昭文境,西常熟境

你们知道常昭县吗?

现在这个县已经不存在了。

常昭县是常熟县和昭文县的合称。

在康熙时期,并没有昭文县,只有常熟县。到了雍正二年,也就是1724年,由于苏州府常熟县人口众多,于是朝廷把常熟东部地区单独划出来,设立昭文县。但是,由于两个县距离很近,就共用一座县城,形成了“两县一城”的景象。这座县城就是江苏常熟的虞山镇。

两个县共用一座县城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常熟和昭文算是比较特殊的。

晚清,太平天国席卷江南。昭文和常熟两县也不能幸免。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八月初二日这天,太平军东征大军黄文金部攻占了常熟县和昭文县。两县被太平军占领。不久之后,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派钱桂仁和侯裕田同守常昭。这两人在县城里加固城墙,加强统治。侯裕田属于文官,在日常工作中不理军务,大权掌握在钱桂仁手中。

太平军打仗需要粮食,常熟则出产粮食。钱桂仁在常熟地区征粮征税,大大加重了当地老百姓的负担。太平军统治常昭县的时间为28个月,也就是从1860年八月到1862十一月。在这28个月时间里,有20次抗粮抗税行动,平均几乎每个月即发生1次。可见当时征粮行动之频繁,以及老百姓的反抗之激烈。

同治元年,也就是1862,十一月,钱桂仁离开常昭奔赴苏州觐见李秀成。二十八日,钱桂仁的部将骆国忠举城投降,归顺李鸿章。常昭县这才结束了太平军统治的日子。

驻守常昭的钱桂仁是太平天国新兴军事贵族,主张地方合作,重用士绅曹和卿和钱伍卿,致力于恢复传统社会经济秩序,故常昭地区是传统社会经济秩序初步恢复较早的地区。1864年3月,钱桂仁在杭州降清。1866年,在与太平军作战过程中被太平军击杀。

民国元年,即1912年,昭文县被撤销,并入常熟县。

从上面这张老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县城的城墙环顾整个县城,把县城包围起来,形成一个鸭蛋形状,有利于防守。

笔者感言:各位网友,你们能找自己家乡的老地图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