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军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邱杰(广东)

作者简介:邱杰(网名“水兵老师”)转业军人,服役期:1985.10—1999.04,中共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转业后任职吴川市上郭小学教导主任,2013年抽调到吴川市委宣传部工作,现任职吴川市创卫办宣传组副组长。

我的家乡其实离海很近,就隔着一望无际的田野和一片蒙密绿意盎然的防风林。小小的时候,每当冬季海恶,常在夜里,呼啸的寒风夹着潮声袭来 ,我总是把头瑟缩在母亲的怀抱里 ,对大自然险恶的本能,就是这样根植在小小的我心里。我常想:大海一定比村前那口大鱼塘的10倍还大,是四四方方的。邻村的、村子里的男人们,在农闲的时候也都到大海里耕海找生活,村民拉大网收获最大的一网可达两万多斤的鱼,拉大网也就成了耕田人家的主要副业,关键还是每家每户还离不开生活上的海鱼。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有海鱼(干)吃就是村民改善伙食,向往美好的生活。黎明前,村里牵大网的螺号响起了第二遍,邻近村庄的螺号也响起了,螺号嘀嘀嘀的吹,相互和应着。这时候,母亲就起来为父亲热好了昨晚的留着的番薯粥,就着一碗咸菜头或家家都腌制的“汁鱼”,几下子就填饱了肚子。村子里,牵大网的人群陆陆续续鱼贯地汇成望不到头的拉大网队伍,出发了。

第一次看海,是跟着哥哥“担宴(父亲的午饭)去海” ——光着屁股,没有鞋穿。原来大海就像是望不到头的天空……

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着。“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这时候《春天的故事》还没有唱响大地。苏小明的《军港之夜》、胡善宝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歌声能够让人热血沸腾。当村中大多数年轻人赶着到深圳、广州、海南等地下海发财的时候,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页的初冬,却成了一名梦寐以求的水兵。人生最浪漫的青春,就注定要在这蓝色中度过。一些美好的记忆,就如同一本珍藏的相册,尘封在永恒的记忆里:虎门沙角的山顶上,眺望着珠江口零丁洋上大虎山、小虎山的写生,我仿佛跨越了历史时空,看到了文豪文山当年在此落难的情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华民族抵御外族视死如归的节气,就是在离营房不远的山顶上升腾起来。在东沙的海面上,壮观的飞鱼群、台风来临前,结队海猪(一种小型鲸鱼),在浪尖上有节奏的起舞,都让水兵感受到亲近祖国海疆的壮美!记得有一次,728艇从三亚附近海面赶回海南岛东中部的清兰港避风,途中,遇上了十二级台风,艇首的平衡钟被巨浪抽得当当作响(只有在遇到特大风浪时才响起来),韩振河艇长拉响了一级战斗准备。每一个战位都在与滔天巨浪搏斗的情景至今让人刻骨铭心,尽管水兵们黄胆都吐净了,五分钟便向艇长报告战位情况的声音犹在昨天。多年后,与战友说起这回惊险的经历,总要额手称庆一番。多少次远航,在电航室温度接近40、摇摆度达到30的高噪音战位上,年轻的水兵常常是问自己:何苦来哉?十几年的坚持,在广袤的南中国海上,西沙、东沙、南沙,犁过了我一道道青春的印痕……在寂寞的战位上,我以过硬的电航专业技术,保障了728艇船行了可绕地球三圈半的总航程。1996年那个炎热的夏天,南海舰队四年一度举行了“舰艇专业大比武”,我以电航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收获了一枚三等功军功章和一枚烫金纪念章(夺金之意),这是我水兵职业生涯取得的最高荣誉了。

2012年的秋天,上郭小学组团到北海一日游,当同事们向往着“银滩”景点,我却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地角军港码头停靠的728艇,下到了在这里工作了十三年熟悉的战位,感慨万千泪流满面。当水兵老师向不相识的728艇战友们展示这枚闪闪发亮,记录着16年前在“电航室”战位上获得的军功章,受到了728艇官兵的热烈欢迎。转业二十五年来,常在清晨醒来多少次梦回728艇在黎明前起航的情景…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投稿须知:

1.投稿需先关注《乡村精短文学》。

2.投稿微信号:13877397223

3.投稿被平台发表(字数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请原创的可以获得读者赞赏费),收到赞赏费7天后,赞赏费的80%作为作者的稿酬,其余20%用做平台运营管理。

本文由《乡村精短文学》原创,欢迎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