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恩母亲

/ MOTHER'S DAY /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今年的母亲节恰与护士节温柔相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不一样的妈妈,一样的爱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

她们是妈妈

她们不是妈妈,却似妈妈

用一双手、一颗心

给予我们最温暖的爱与关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是南充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

她是全国第一位

表演川剧变脸的“唐氏女孩”

她就是19岁的殷秋华

都说孩子是天上的星星

趴在云朵上选妈妈

她就是殷秋华选的母亲——赵海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殷秋华(右)为母亲表演川剧变脸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在母亲赵海英的鼓励下

秋华从小苦练川剧变脸技艺

19岁时破茧成蝶

终于惊艳亮相表演舞台

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关注

实现了变脸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殷秋华(左)受到中央电视台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殷秋华在课堂上表演川剧变脸

坚持很苦,也很酷

创造奇迹的不是天赋

而是千万次反复的锤炼

是母亲“狠心”的培养

“我希望她学会生存、生活 ”

让赵海英欣慰的是

19岁的秋华洗衣、买菜、

做饭一样不落下

学会了独立,证明了生命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赵海英(左)陪着女儿练习川剧变脸

抹脸、吹脸、扯脸……

母亲节前夕

秋华给母亲献上了

一场特殊的川剧变脸表演

这是女儿无言的表白与感恩

这也是爱创造的奇迹

赵海英说:“再苦再难都值得

我愿意一直陪着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殷秋华(中)与母亲赵海英、老师王晓琪在一起

殷秋华 还有一位“妈妈”——

南充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王晓琪

与老师王妈妈朝夕相处的两年时间里

秋华学会了洗鞋、洗衣、

整理床铺等生活技能

虽然语言表达很吃力

但秋华常常挤出一句话

“我——是王妈妈——的乖——宝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晓琪(左二)教孩子们系鞋带

王晓琪的小儿子松松

放学后常常来到妈妈的学校

和大哥哥、大姐姐们玩耍

打羽毛球、玩五子棋

分享每一份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松(中)和哥哥姐姐们玩耍

福来者福往,爱出者爱返

王晓琪说,爱是相互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

“我的孩子也从哥哥、

姐姐身上学会了坚强、独立

我希望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的母亲节,又逢护士节

南充市中心医院儿科护士彭艳

在家庭中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在工作中是许多宝宝的“妈妈”

护士的工作节奏总是匆忙的

7点半到岗,查房、打针、配药……

每天彭艳要在各间病房来回奔忙

步数常常上万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艳在工作间配药

“我是护士,也是妈妈

科室里的宝宝

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可爱。”

彭艳说,由于患者年龄较小

对病情的表达能力有限

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关心与照顾

每一位护理人员既是护士又是妈妈

特别是在儿童重症监护室

除了打针、输液、抽血等工作

换尿不湿、喂奶、辅导作业、

哄睡等工作都需要护理人员来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艳安抚患儿

“妈妈,祝你节日快乐!”

“谢谢宝贝!”

母亲节前一天

刚刚放学的女儿涵涵一路小跑

为妈妈送上一朵鲜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艳与女儿在一起

爱吾幼及人之幼

在南充市中心医院的儿科住院部

像彭艳一样的“护士妈妈”约40名

她们用母亲般的爱

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晴空

她们是妈妈

她们不仅仅是妈妈

她们也是一个个发光的自己

用微光照亮你、照亮我。

感恩生命,感恩母亲

感恩相遇,感恩陪伴

策划:相超 黎剑锋

监制:颜庆

责编:王玉芬

文案:王玉芬 杨煦

摄影:王越 文天雨

编辑:杜滨洋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转自南充微报

说明:本平台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更正或删除。

说明:本平台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更正或删除。

南部身边事

手机(微信同号) :1838296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