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湾区品质消费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忙时节

农业无人机生产更显科技范儿

航拍中国

消费级无人机“飞”入寻常百姓家

低空应用

工业无人机“天空之城”不再遥远

从业“身份证”

无人机就业新蓝海欣欣向荣

本期《大湾区品质消费报告》

带你看遍身边的高科技无人机

领略广东无人机的硬实力!

农业无人机

春耕飞出“加速度”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岁首,农为行先,一年好景在春耕,随着雨水愈见充足,广东迎来了农忙时节。

在广州市白云区,早稻已经育出新芽,眼下正是十分关键的育苗管理期,然而广袤的农田上却鲜有见到农户繁忙耕作的身影,庞大的农业无人机正接替传统人力,将配好的药剂均匀喷洒到每一寸农田上。

农户-冯先生:

以前自己打药的话起码要3-4个人两天才能完成,无人机半天就可以了。人工有时候不一定每个地方都能照顾到,但用了无人机之后每亩田的效果都很好。

农业无人机,是一种喷洒、播撒、航运测绘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无人驾驶飞行器。

过去,冯先生聘请一名工人就需要200元,这200亩稻田每次都要30名工人才能完成,而水稻从播种到收成,共需要5个生长阶段,所以种一季水稻光是人工成本就需要3万元。现在改聘农业无人机飞防团队后,冯先生从下地劳作变成了“看天管理”。

农业无人机飞防团队技术经理-刘广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一般到农忙的时候是很难请到人的,即使200元也未必请得到人,而我们只需要5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这200亩的喷洒,仅需要1500元。农户作业一亩地可能用需要用到100斤水,但无人机的话,5斤药水就可以达达到防治效果。

今年,广东省春播农作物的意向面积达到3036万亩,其中早稻就有1300万亩。面对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劳动力资源的日益紧张,农业无人机以其高效、精准、环保的作业特点,正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广州市黄埔区九佛街莲塘村的一块超级农场,1台农业无人机耕作300亩稻田只需要1-2天时间,“指尖劳作”是这里的日常。

超级农场运营负责人-叶永辉:

我们现在要对这个B2区进行洒水作业,无人机已经正式进入到航线里面,这个时候其实就不用管它了。目前最快的时速可以飞到13.8m/s的速度,如果说它的电池或者是喷洒的药液、水用完了,它就会自动返航,我们给它添加药液再把电池更换一下,它就会回到原来那些地方再继续作业。

传统农耕中,人工喷洒因为不同药液的颗粒大小和密度不同,常常会导致喷头的堵塞,进而错过农时。而通过采用自研的离心雾化喷头技术,农业无人机可以根据药液颗粒大小及时调整,达到40到600微米之间的雾化效果,让作物更加均匀的接收到药液。

当水稻进入生育期,传统的基本苗识别都是依靠人工踩点统计,耗时且费力。而现在,遥感无人飞机就能通过AI识别模型识别水稻出苗后的图片,统计基本苗的数量,哪里缺苗补哪里,从而对整个田块实现精准管理,1台无人机抵得上过往80名农户的工作量。

超级农场运营负责人-叶永辉:

我们现在可以搭载不同的相机去采集不同的数据,进行作物生长情况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包括比如说出苗率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地里面的一些长势不均或是一些虫害相对比较多的地方,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信息同步给农业无人飞机,它能够进行处方作业,精准的去进行打药、施肥。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超过200万和400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7万个、带动小农户超过8900万户。在同年,中国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已经突破170亿元大关。这两种数据可以说明,智慧农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农业无人机企业公关经理-妥红艳:

农业无人机它的病虫草害防治的效率是达到人工的20倍左右,现在的这个研发和发展方向主要是集中在智慧农业的领域,主要针对于棉花全程无人化种植模板的挑战,南方水稻也进行无人化种植模板的挑战,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无人化种植模板让它变成一个可复制,能让更多年轻人通过这一套模板回归到农业,然后通过科技的方式然后来种地。

农业无人机助力“百千万工程”,智慧农业赋能高质量发展,广东农业从“靠天吃饭”转为“看天管理”。

新技术上云,新农人下地,中国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在不断扩大,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正成为提升广东春耕生产效率的重要引擎。

消费级无人机

“飞”入寻常百姓家

除了农业无人机,来自广东的消费级无人机同样在民用领域发光发热。

中国民航局3 月29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有超126万架无人机。由这家深圳无人机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几乎包揽了目前主流市场上的热门机型,以年营业额30亿位列世界消费级无人机第一梯队。

电子产品线下商城数码销售专员-钟启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卖的比较好的有mini3和mini4,配备大疆的电子防抖和增稳的技术,配备红外多方位避障的能力,还有一个就是高像素传感器和广角镜头。这款机器还可以支持竖拍,满足发朋友圈、发抖音的需求,这款机型我们每个月可以卖到10~20台。

消费级无人机产品迭代越来越快,换新成本越来越低,普通消费者的入手门槛随着消费生态的成熟越来越轻松。网络短视频的发展更是让不少消费者将无人机作为记录生活的必备。

航拍作为一种现代视觉传达的技术,开拓了我们观测世界的视角。“80后”吕凤霄曾是一名国企园林设计总监,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接触到航拍无人机的普通消费者,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实现和逐渐普及可谓是改变了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对角线构图、绚烂的色块、清晰的线条、强烈的对比以及低空垂直拍摄,吕凤霄用40余万张航拍照片记录下大美中国的独特视角,可以说,这位“中国航拍第一人”见证着中国消费级无人机的崛起之路。

航拍爱好者 中国航拍第一人-吕凤霄:

以前出去拍的时候要背的设备都差不多100来斤,后来只背个小小的侧包就可以了,以前拍延时都是一张一张按的,现在这个机内有了延时摄影,包括一键短片,对于小白来说特别友好,有一些飞行手法,在这个最新出的无人机里都内置了。

同样是作为航拍爱好者,大二学生闻思远则选择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航拍技术——穿越机。

如果说航拍无人机是安全、平稳的“傻瓜式相机”,那么穿越机则更像是舍弃了自动返航、悬停等智能操作换取高速度和灵活性,只为飞行乐趣而生的的新型航拍无人机。

基于传统航拍技术的迭代更新,一部分的航拍无人机硬件被应用到穿越机的身上。独特又强烈的视觉效果,很快受到影视制作行业的关注,其运用场景也从爱好者们的个人创作进入到更专业的影视制作环节中。

消费者-闻思远:

穿越机更像是(航拍)无人机的手动挡,它对操作者的要求更,关键的技术在于穿越机的图传,它的画面是可以通过眼睛上的天线实时传输到眼睛里,因为这种第一视角的飞行是航拍机无法比拟的,它更加刺激。

目前,广东无人机占到全球70%的市场份额,无人机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来自广东的消费级无人机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工业级无人机

拓宽低空应用新场景

2018年以来,工业级无人机比重逐渐超过消费级无人机,成长为民用无人机的新主体。在此背景下,无人机发展愈发从消费级领域向工业级领域转型,广东工业级无人机占到全球50%的市场份额。

在深圳龙岗星河商圈,无人机外卖已经正式投入运营,每到饭点,十余台无人机从广场顶层平台接替起飞,运载着特殊的箱体“空运”外卖。

站点负责人-黄平:

正常情况下一天的运载运单量是在2-300多单,辐射范围是3公里。我们是以人机人形式,17架飞机为我们的用户餐品做飞行保障,由我们的取餐团队从商家把用户下的订单拿到手之后,直接送到起飞点进行打包和装载,再由我们的地勤同学挂载飞机发起配送。

消费者通过平台点单,结算页面即可选择无人机配送。通过扫描外卖柜顶端的二维码,无人机轻松精准降落,最高可以运载2.3公斤的外卖包裹则通过传送平台进行“卸货”,消费者只需扫码就可取得。

在繁华市区尤其是美食商圈范围使用无人机运输,不仅要面对错综复杂的高楼,还要谨防极端天气和地面穿梭的人流,无人机配送是否靠谱?如何设置航线才算安全?噪音和隐私如何保障?这些问题实际上曾困扰了众多行业内人士。

外卖无人机企业公共事务负责人-闫琰:

我们会先采集整个区域的地图,尽可能的选择地面风险比较小的地方进行规划,对于校园等等这些比较敏感的区域,我们会进行一个主动的避让。

我们的导航包括了传统的卫星导航,和视觉导航的这种双冗余设计,尤其是高楼林立之间,卫星信号会丢失,那么我们就通过视觉导航方式保证它整个导航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实现,任何一个螺旋桨失效的情况下还可以保证整个飞机的姿态稳定可控,实际上每一个降落无人机,都标配了降落伞。

由于使用空中通道,不会受到地面交通的限制,无人机配送的时效性比地面交通方式高很多,订单平均配送时长约20分钟,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近四成。以深圳人才公园站点为例,每个月有一万多单外卖通过无人机配送,送餐高峰时,每70秒就有一架无人机起降。

外卖无人机企业公共事务负责人-闫琰:

在整个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中实际上它是完全自动化的,我们自己有一个时空胶囊的定义,根据无人机的定位和要控制的这个精准度,会给他框定一个距离,无人机一旦飞出了这个距离或者超过了这个速度,无人机就会进入到自主悬停的状态,会通过这个来保证整个飞行航线的安全。

根据平台数据显示,外卖无人机已在深圳等城市的11个商圈开通了25条航线,累计订单量超过25万单。今年春节期间的深圳人才公园、世界之窗等多个热门景点,无人机空投柜取餐完美解决了以往人工配送收货地址无法准确定位的问题。

外卖无人机企业公共事务负责人-闫琰:

其实我们现在很多的地勤人员,包括机务人员,都是原本传统的配送小哥,他们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进行一个职业升级。

像很多地形比较复杂的区域,原本的配送方式会比较困难,那么通过无人机这种新型履约方式也可以降低他们的工作难度。

抢跑低空经济新赛道,离不开广东在无人机领域积淀的深厚产业基础。作为“世界无人机之都”,深圳已聚集起1500多家相关企业,2023年新开通无人机航线77条,新建无人机起降点73个,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60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第一。

随着无人机产业链趋于成熟,来自广东的工业级无人机先进经验在各个领域得以快速发展,“天空之城”已不再遥远。

从业“身份证”

无人机行业欣欣向荣

每月的12日,位于广东佛山的这家无人机培训学院都要举行一次开学典礼,上百名学员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期待在接下来的25天内完成无人机从业执照的考试。

截至2023年底,国内现有持无人机操控员执照19.4万人。日益健全的产业链让无人机行业正迎来标准化,迅猛增长的应用市场也使得无人机驾驶员成为了就业新蓝海。

无人机执照培训学院资深教员- 谢敏浩:

我们考取的是我们的民航局的CACC执照,目前分为三个等级,常考的一个是视距内等级,一个是超视距等级,一个是教员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飞机种类以及飞机卫星小大的等级。

目前无人机行业内的主要有5种无人机证件,所谓CAAC,是所有证照里唯一由中国民航局直接颁发的《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此外还有ALPA、AOPA、ASFC以及UTC,考取CAAC后,可以直接免试增发AOPA和 ALPA的证书,层级关系一目了然。

广东能飞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教学负责人-吴健:

我们实操主要是分为两个飞行动作,一个是原地自旋,还有一个是水平八字。我们原地自旋的评判标准是不允许飞机在自旋的时候,高度和这个位移偏差比较大,而我们的水平八字的判别标准是在电子装系统里面是有一个圆环,飞机在飞行的时候其实考验的是前进和转弯的一个配合。

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了飞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应进行实名注册登记;轻、小型无人机适飞高度不超过120米;操作小、中、大型无人机,飞手须持操控员执照,不能“无证驾驶”。随着对无人机研发、使用法规的逐步完善,无人机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了强力的支撑。

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早前发布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广东将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依托,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推动在物流、农林植保、生态保护、交通等主要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可以看到

广东省多地相继出台产业布局、

扶持类政策

竞相布局打造“天空之城”

新征程上

广东正朝着低空经济

万亿级的新蓝海展翅高飞!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编辑 | 龙家怡